人工島鋼筒80倍速沉降 恐壓斷隧道

國家級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再爆驚人事故,今次更「手尾長」!消息指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繼出現飄移後,填海地更出現急劇的不正常沉降,其中兩個填海用的巨型鋼圓筒過去一年下沉約五十至八十厘米,遠超路政署估計每年平均沉降一厘米最多達八十倍。消息更透露該兩個鋼圓筒離開地底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隧道頂部最近位置僅約十米,鋼圓筒持續下沉,大橋通車十多年後勢將「壓斷」該隧道,後果不堪設想。路政署承認兩個鋼圓筒較大幅度沉降,但堅稱一年只下沉廿多厘米,死撐屬「估算之內」。

消息人士指路政署曾委託兩間顧問評估人工島的沉降幅度。兩間顧問採用了不同的「下沉量度器」(settlement marker),因而得出不同數值。其中一間顧問所得的數據較樂觀;另一顧問卻認為人工島填海土地的沉降一直未穩定,並多次提醒路政署。但該署卻選擇了較樂觀的數字向外公布,指沉降幅度正常。

位處東北角 異常傾斜外移

據較悲觀的顧問評估,位處人工島東北角、編號C078及C079的鋼圓筒,過去一年以五十及八十厘米的速度下沉,其中C079鋼圓筒更因不平均沉降,頂部有傾斜外移情況。根據一六年十二月底的紀錄,C079鋼圓筒近海一邊的底部位處地底主水平基準-25.89米深,但內陸一邊則位處主水平基準-23.65米深。而目前仍在興建的屯赤連接路北面連接路隧道正正建於鋼圓筒的下方,頂部為主水平基準-36.9米深,與C079鋼圓筒近海一邊最深的位置僅距約十點九米。

筒底與隧道頂距不足11米

消息指C078及C079鋼圓筒的沉降速度至今未有減慢迹象,筒底與隧道頂部的距離目前已縮窄至只有約十米,若未能找出補救措施,大橋通車後十多年,鋼圓筒便會如泰山壓頂般壓毀屯赤連接路的隧道,後果嚴重。

死撐安全 路署稱符合估算

前土力工程處處長陳健碩指填海土地的沉降有多種不同形式,若局部位置的沉降幅度較大,有可能是該處的淤泥較多,當淤泥移位時,沉降便會加劇,又指工程人員需要緊密監察填海地的沉降情況,留意其他工程有否影響沉降速度及幅度,有需要時作出補救。

路政署發言人稱從一七年一至十二月,剔除屯赤連接路海底隧道工程影響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約一百一十毫米、即十一厘米),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大概為約一百三十至一百七十毫米(即十三至十七厘米)。換言之,即一年沉降合共最多廿八厘米。該署指現時兩個鋼圓筒的沉降速率及情況符合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顧問工程師及獨立專家的估算,強調沉降並不會影響海底隧道的結構及安全。

記者 劉偉權、楊嘉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