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底層意識形態抗爭主流化

最近發生兩件事,一個是過聖誕節,一個是毛澤東誕辰。這一方面表明中國的節日多元化,但今年不同往年的在於,聖誕節被嚴重意識形態化,毛澤東誕辰被意識形態化的同時被神聖化。更不同的是,因為兩個節日的不同,意識形態之間起了紛爭。如果不加以注意,意識形態紛爭可能會導致族群分裂、社會撕裂、政治斷裂,社會風險、經濟風險、政治風險、文化風險加劇。

反對洋貨 反對洋節

在國家強勢治理的情況下,任何意識形態抗爭的極端性都主動地或非主動地隱藏起來。但每當網絡群體性事件、維權事件、生態事件、強徵土地、強制拆遷、驅逐低端人口、漠視社會底層尊嚴的事件出來並在網絡傳播之後,意識形態就會以評論的方式彰顯意識形態。

聖誕節主要是年輕人的事,沒有那麼多信仰成分在裏面。商家也利用這個機會進行營銷與炒作,但有人卻借此機會反對洋貨,反對洋節。毛澤東誕辰,每年都有幾十萬人到韶山聚會,讓毛澤東保佑他們健康平安,過着有尊嚴的生活。但也有人據此激烈反對,甚至微信上有人也因此而不再往來。

其實,各過各的節,互不相擾,最好。

底層意識形態抗爭雖然打着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旗幟,但實質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利益抗爭。底層民眾說理能力弱,但主流意識形態的長期灌輸和影響,讓他們產生了集體主義無意識反應和聯想,化成他們的思維習慣、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意識形態語錄化、碎片化、打油詩化、口號化,微博、微信技術為這種底層意識形態表達提供了最佳平台。諸如視頻、圖片、文字、動漫等在微博、微信上傳播快捷便利,影響面廣,聚焦效應強,底層民眾都願意選擇微博、微信。又由於受傳統文化影響,直接言利具有無意識的恥辱感和羞愧感,以主流意識形態自覺或不自覺地掩蓋利益使恥辱感和羞愧感免除,並使其利益訴求獲得了正當性和合法性。

底層抗爭的邏輯是從經濟平等開始,以政治邏輯是追求超凡魅力的領袖而終。對此,馬克思早就說過,「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權力。這種權力保護他們不受其他階級侵犯,並從上面賜給他們雨水和陽光。所以,歸根到柢,小農的政治影響表現為行政權力支配社會。」馬克思分析的是法國農民的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農民心態的國家來說,也同樣具有針對性。

在這方面,托克維爾與馬克思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平等總是散發着一種「使弱者把強者貶低到自己的水準」的「邪」氣。在托克維爾看來,平等具有兩種危險傾向,一種傾向是「使人們徑自獨立,並且可能使人們立即陷入無政府狀態」,另一種傾向是「使人們沿着一條漫長的、隱而不現的但確實存在的道路走上被奴役的狀態」。而在薩托利看來,平等逆流而上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抗議性理想,追求平等最大化會走向平等的反面,「以平等的名義或以平等為手段,多數和少數都將發現自己給套上了鎖鏈」。只是底層意識形態抗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經濟照顧 政治關心

西方思想家說的話,本就針對西方說的,對於中國的事,他們也不可能知道,尤其是不知道現在中國網絡的事,因為他們早已經駕鶴西去。但是他們的思想,可能對中國具有警示作用。改革開放,巨大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對改革開放之後相對失利的人,要給予關照。對他們經濟照顧、政治關心應該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精準扶貧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