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舉凡港府無力解決的公共問題,最終都是透過徵費解決,甚麼「用者自付」,甚麼「寓禁於徵」,市民早就耳熟能詳。當局欲大幅調高咪錶位收費也是同一道理,然而磨刀霍霍向市民的同時,如果泊位不增加而車輛數目不斷增長,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為了減少駕駛者等候路旁泊位而在路上兜圈或雙行泊車,以及長時間佔用泊位,港府建議大幅增加咪錶位最高收費,由現時每小時八元倍增至十六至二十元。當局解釋,咪錶位收費已有廿多年沒有調整,但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上升四成,相信加價後可將車輛分流至停車場,減少路面擠塞。與此同時,港府計劃耗資逾三億元更換可支援電子支付的停車收費錶系統。
港府與時俱進更換新咪錶,當然不會有人反對,但若以為增加收費就可以解決道路擠塞問題,未免把事情想得過分簡單。要知道,駕車人士之所以長時間在路旁等候泊位甚至長期霸佔泊位,很大原因是本港泊位嚴重不足,別說附近未必有停車場,即使有,亦可能因為收費不便宜或不方便而乏人問津,何況政府咪錶位一旦加價,私家停車場亦必定跟隨,港府一味以為加價後兩者收費拉近,駕車人士就會轉投停車場泊車,顯然是一廂情願。
截至去年底,本港車輛數目在十年間大增三成半至七十四萬多架,尤以私家車由四十萬架激增至五十八萬架的增幅最驚人,但泊位與車輛比例不升反跌,十年間整體泊位增幅不足一成。由此可見,泊位供不應求才是咪錶位爭崩頭及引致塞車和違泊的元兇。正如立法會議員指出,港府不增加泊位,不限制私家車增長,反而一味訴諸加價,顯然是閉門造車,敷衍塞責,結果只會增加市民財政負擔。
當然,香港是自由市場,不可能禁止市民買車,但不代表港府可以無所作為。事實上,交諮會曾提出十二項建議遏止私家車增長,包括提高首次購買汽車登記稅、增加牌照費、提高違例泊車罰款等,可惜港府拖拖拉拉,至今未能全面落實,淪為紙上談兵。一計不成惟有另生一計,運房局局長陳帆提出將晚上車流量少的路段改劃為泊車位,將部分商業大廈的上落貨區在晚上劃為泊車區,以及將政府大樓的停車場於非繁忙時段開放給公眾使用等,問題是,這根本沒有從實際上增加泊位供應,充其量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分別而已。
沒錯,香港寸金尺土,房屋問題尚且解決不了,將珍貴土地劃為泊車用地並不現實,然而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深圳同樣面對土地缺和泊車難問題,但人家是利用高新科技建立機械式立體停車場,將停車場向上發展,減少佔地面積,別人做得到,港府為何做不到呢?
說到底,歷屆港府官員都抱着少做少錯的心態辦事,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缺乏創新思維,這是香港競爭力跌跌不休之源。從急症室加價到咪錶位加價,從垃圾徵費到泥頭徵費再到道路徵費,除了打劫市民荷包,港府可謂黔驢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