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落區動員早着先鞭

選舉涉及周密的部署、有效的落實及突發應變的能力,所謂選舉工程,就是要全面準確地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般而言,規模及歷史較長的政黨,積累多次選舉的正反經驗,開展選舉工程自然得心應手。

明年的立法會補選是世紀之爭,泛民重奪失去的議席,可保住關鍵否決權,只需守住直選分組之過半數席位,就是重大勝利。相反,倘若建制派突襲成功,從補選中贏回一個直選議席,可視作史無前例的勝利,將可主導立法會未來的表決過程。

職是之故,兩大陣營理應提早展開選舉工程,在九龍西、港島及新界東深耕細植,催谷支持者踴躍投票。問題是,建制陣營早作綢繆,各黨派很早就召開「武林大會」,確定出戰人選,分別是工聯會的鄧家彪、新民黨的陳家珮、民建聯的鄭泳舜,並且各方同意全力支持三人,務求能攻下議席。

對比強烈的是,政治光譜碎片化的泛民陣營,受制於各種不利因素,如黨派間的恩怨、財力資源欠缺等,遲遲未能確定三個選區的唯一參選人,讓競爭對手早着先鞭。最後即使取得舉辦初選的共識,卻又因完成的時間過分接近選舉提名期,失去不少寶貴的落區時間,令選舉工程大打折扣。建制陣營的參選人都有相當的議會經驗及地區知名度,最重要的是他們落區較早,加上人脈的聯繫,某程度上大大拉近與泛民在選票上的距離。可以肯定,補選必有一番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