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扶愈貧不知恥 港府無能枉自吹

歷屆政府都將扶貧安老掛在嘴邊,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到了林鄭月娥上台,更不時強調前社署署長的身份,以示對社福問題的重視。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本港貧窮人口創下近年新高,每五個港人就有一個貧窮,證明港府的扶貧政策徹底失敗,還有甚麼好值得吹噓?

香港表面上是富裕城市,實際上貧窮問題愈演愈烈。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公布去年本港貧窮情況,結果嚇人一跳,貧窮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創下○九年以來新高,達到一百三十五點二萬人,較前年急增七千人,貧窮率接近兩成,即使經政府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降至九十九點六萬,依然是一三年以來最高,尤以長者貧窮率達四成九最為嚴重;至於在職貧窮人口雖有輕微下跌,但依然有四十七點五萬人,根本不足為喜,本港貧窮問題不斷惡化,愈扶愈貧已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此情此景,張建宗再次拋出畫餅充飢伎倆,指港府已提出多項扶貧措施,包括年金計劃、優化長者生活津貼及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有信心明年情況會有改善。誠然,港府的扶貧措施林林總總,單是關愛基金注資已高達一百五十億元,並非小數目,但有關政策不是小恩小惠,就是小修小補,搔不着癢處,特別是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限制多多,獲批個案僅佔預期的一成六,效果差強人意,雖然林鄭月娥決定優化計劃放寬申請,但到底受惠人數能增加多少仍是未知之數,如果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花再多的錢也是枉然。

必須指出,雖然今次公布的貧窮數字反映的是上屆政府的扶貧成績,但林鄭月娥身為上屆扶貧委員會主席,又擔任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多年,對貧窮問題可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如社福界人士指出,港府一味以家庭收入制訂貧窮線,不肯以支出去量度,這是不切實際的,在樓價租金高處未算高的今天,住屋開支佔去貧窮家庭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當局不從根本上下工夫,反而斤斤計較現金政策付出了多少,難怪扶貧多年都跟自欺欺人的數字遊戲無異。

隨着人口老化加劇,香港未來的長者貧窮問題將會相當尖銳,而房屋問題積重難返,住屋開支比重驚人,勢必令貧窮問題更為惡化。港府一方面寄望於即將推出的「年金計劃」紓緩安老問題,一方面又一意孤行將新建公屋變成出售公屋,可謂本末倒置。要知道,「年金」頂多能為新一代未雨綢繆,對現今的貧窮長者毫無幫助,而最能減輕貧窮家庭負擔的公屋數量「被封頂」,更令無殼蝸牛上樓之日遙遙無期,難為張建宗還沾沾自喜聲稱公屋扶貧效果顯著,簡直不知醜字怎寫。

諷刺的是,就在港府高官自吹自擂的同一日,深水埗一個依靠執紙皮維生的貧病老婦慘遭小巴撞斃,恍如最悲涼的無聲控訴。港府窮得只剩下錢,官員領着全球數一數二的高薪水,卻嫌貧棄老,錙銖必較,任由貧窮腐蝕社會,這是香港的悲哀,更是香港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