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不含味精」 不一定健康

【本報訊】營養師指出,坊間含味精的調味料多由澱粉、甘蔗、甜菜經發酵萃取成為「穀氨酸鈉」,是穀氨酸與鈉質結合衍生而成。為免攝取鈉質過多,以致心血管病和高血壓風險增加,建議煮食時每公斤肉不應放多於一茶匙含味精的調味料;四至六份蔬菜不應放多於半茶匙。至於市面上食品標榜「不含味精」,是否代表吃得更健康?原來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還有多種增味劑。

或添加增味劑致鈉超標

尚營坊健康顧問營養師黃芷晴表示,法例定義「味精」是指穀氨酸鈉,若生產商在預先包裝食物加入味精,必須在包裝標示含「穀氨酸鈉」或其國際編碼E621或621。「不含味精」標籤代表預先包裝食物中,沒添加穀氨酸鈉,但仍可能含其他類別增味劑,如穀氨酸鉀、穀氨酸鎂、穀氨酸鈣等,都是由穀氨酸與不同物質結合而成,可從國際編碼E620至E625辨識它們。

黃芷晴說,雖然食用增味劑對人體無害,但選購食品前應看清楚營養標籤上的整體鈉含量,例如不少即食杯麵每份食用量所含鈉質高達二千多毫克,一天吃一個已超標。攝取過量鈉質可能即時令人感口渴和引起身體水腫,吃香蕉、薯仔、橙等高鉀質食物,助帶走鈉質。

不少食材例如芝士、冬菇、番茄、昆布和發酵而成的魚露及豉油,均含豐富天然穀氨酸,直接當調味料或煮成醬汁,有不俗提鮮效果。黃芷晴推介自家製「拍青瓜醬汁」和「田園番茄醬」,兩至三個步驟即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