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七回歸後承襲港英時代傳統,立法會就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提出致謝議案,各黨派議員可趁機各自表述,並決定是否就致謝議案提出修訂,加入對特首或政府表示遺憾、譴責等字眼,但無論如何,致謝議案通過與否,都不會對施政報告內容有甚麼實質影響。由此可見,致謝議案的政治作用顯然大不如前,只是給予多一個平台讓議員就政府各項施政範疇「追數」,這與議員平時於大會、事務委員會或傳媒鏡頭前「發炮」,基本上差別不大。
事實上,致謝議案近年的結果亦是一個重要指標,反映它有否存在價值。不包括上周投票的致謝議案結果,立法會一度連續八年都否決致謝議案,換言之,致謝議案「走程序」的味道甚濃,投票結果一早已寫在牆上。再說,議會的時間寶貴,要花一連三日議會時間去漫無目的發表意見,其實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
至於新政府首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於上周大會在分組點票下獲得通過,是九年來首次。值得留意的是,今次投票有一個可一不可再的格局,就是在六名非建制派議員被取消資格之下進行,當中五人是循地區直選當選,換言之,在此特定時空及格局下才打破多年來「未投票就有答案」的基本格局。
由此觀之,政府、議員於致謝議案似乎是角色扮演大於一切,議員一貫的炮聲隆隆,高官的聆聽意見,兩者狀似有互動,但即時回饋的行動有限,更遑論會即時有政策修改或轉變,這難免令人有多此一舉、不如作罷的感嘆。
致謝議案實質作用有限,這是路人皆見,至今亦已有二十年歷史,但肯定不是不能更改撼動,既然建制派、泛民主派兩大陣營全速前進修改《議事規則》,不如實實在在就致謝議案存廢作一個大辯論,總好過在蹉跎歲月中互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