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國歌法》進入本地立法階段,反對派力促港府以白紙草案形式進行諮詢,實際上諮詢是假,以拖待變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正如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稱,反對派目的是要恐嚇港人,製造擔心情緒而已。

眾所周知,尊重國歌和國旗,皆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沒有甚麼好「諮詢」的,本地立法過程中要做好的事情,只是將本港法律異於內地制度者加以適應而已。不妨看看反對派的所謂「疑慮」,一句話概括就是「冇嘢講搵嘢講」,甚麼電器舖播新聞,過馬路的行人是否要停步致敬;有人因腳痛未能在奏播國歌時站立,會否觸法等等,小學雞到極。如果不帶偏見看問題,一個人是否對國家民族尊重,並非漫無標準,被取消資格的六位立法會議員宣誓時辱華辱國,不僅絕大多數市民有公論,法官也裁定他們違法,決不是硬拗「鴨脷洲口音」可以抵賴的。顯而易見,只要不是存心玩嘢搞對抗,《國歌法》立不立也是一樣。

當然,那些以反中亂港為職志的政客,絕不會放棄任何機會挑起爭端。正如高鐵「一地兩檢」安排,落在他們口裏亦由便民出行的措施,一變而為破壞一國兩制之舉,彷彿「血滴子」「強力部門」隨時擄港人北上似的。實際上,港人與內地交流日益密切,甚麼事該做,甚麼事會惹麻煩,早已心中有數,反對派一意阻撓,同樣是「恐嚇港人,製造擔心情緒」。

說到底,《國歌法》之所以要在本地立法,其實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問題。如果不是近年港獨思潮沉渣泛起,政治入侵了足球場,根本不會走到這一步。同樣道理,「獨派」勢力成功進入議會,堂而皇之成為建制一部分,很大程度導致中央出重手反制,一再重申對港的全面管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