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常態。中央黨校日前舉行秋季進修班畢業典禮,新科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以黨校校長身份首度亮相。此舉打破了沿襲近三十年的由政治局常委兼掌黨校的慣例。
黨校校長的安排本無明文規定。在省一級層面,有的地方由省委組織部部長兼任,有的由省委副書記兼任,有些省份如山東,為了突出重視,則由省委書記兼任。而孫春蘭擔任政治局委員兼天津市委書記時,親自兼任市委黨校校長,更是以副國級之尊兼任一個正廳局級職位。然而,在中央層面,自一九八九年以來,歷任中央黨校校長喬石、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劉雲山等皆為政治局常委。該職已成主管黨務的政治局常委兼書記處常務書記的例牌兼職。今次打破常規,細思之下,卻又符合常理。
而王滬寧是那種典型的「離政治最近,離權力最遠」的人,雖身處中樞二十載,但沒有幫派,也不掌握最核心的人事、財政、軍事、政法等實權,屬於「素質超群,政治放心」的專業技術幕僚,故三代總書記都倚之如左右手,被譽為三朝國師。其擔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長達十五年,且五年一步一個台階,十六大當選中央委員,十七大晉升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八大再升中央政治局委員,直至十九大達到巔峰,位列排名第五的政治局常委,堪稱是自古中國士大夫學而優則仕的榜樣。
中共近些年強調高級幹部須有基層施政經歷,所謂「不歷州縣,不擬台省」。上屆政治局七常委中,除了劉雲山之外,其餘均擔任過省委書記。今次七常委,接棒劉雲山主管黨務的王滬寧,也是唯一沒有基層經歷者。但劉本人也曾在內蒙古擔任過宣傳部部長、黨委副書記,王則是徹底的「學院派」,由大學直接跨進中南海紅牆大院,多年來從事的也是務虛的理論工作,這也是其所長,亦是其得到高層青睞的最大資本。
故此,王滬寧雖然已位列常委,其未來主要工作可能仍將聚焦輔佐核心,把控思想理論和意識形態的大方向,闡述、發展好新時代新思想及中國道路。且過去五年,王除了兼任政研室主任,還兼任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協助核心負責改革總體方案的頂層設計,今後這一角色亦將延續。而諸多部署協調的實務工作,則將由各管一攤的書記處書記們負責。
十九大閉幕後,中央機關各部委第一時間進行了交接,中辦、中組部、中宣部、統戰部、政法委一把手均已易人,包括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原本兼任的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書記,也交由財政部部長肖捷接任。最高領導外事活動的三駕馬車,即原中辦主任栗戰書、政研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楊潔篪,也變為兩駕馬車,即新任中辦主任丁薛祥和楊潔篪。這也顯示目前政研室仍未換將,不排除王滬寧以政治局常委繼續兼任。
十九大在人事方面打破了諸多慣例,譬如未到退休年齡的三位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及書記處書記楊晶出局,李、楊更連中央委員都未當選。官方隨後亦解釋指今後人事安排不唯年齡,主要看工作需要及政治表現。
今次,黨校校長再有新模式,或許也意味着其他崗位推陳出新之舉將陸續有來。上一屆劉雲山所兼任的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等職務,注定不會由王滬寧照單全收,但如深改小組副組長這種宏觀決策職務,則基本可以確定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