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150呎 五歲童談志願「想起樓畀父母」

本港貧富懸殊嚴重,十八歲以下的貧窮兒童多達十八萬人。立法會兒童權利小組委員會昨召開會議,近三十名學生、家長及組織代表出席,當中包括年僅五歲的幼稚園K3學生,他們談到貧窮對學習及生活的影響,五歲小童已深感一百五十呎居所的不便,夢想成為工程師,建設「二十層樓高的屋畀家人住」。亦有家長指社署的短暫資助計劃只能讓子女參加短期活動,「一學識就要停」。貧困兒童的發言令人聞之心酸,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雖提供多項津貼及資助,惟「太多濕碎項目」,部分市民甚至不知道可以申請。與會團體則希望「兒童權利不是福利」。

資助期短 課外活動難持續

會議舉行前,多個團體到場抗議,要求政府關注基層兒童權益,包括檢討綜援及學生資助制度、優化上網學習支援計劃等。出席公聽會的團體都是基層組織,年僅五歲的何承熹是幼稚園K3學生,他表示,現時與父母住在百五呎的地方,因「屋企無錢、間屋好細」,希望自已長大後成為工程師,興建二十層高的樓宇給父母居住。也有學童及家長表示經濟能力欠佳,無法參與課外活動或補習。

「屋企唔再有蟲蟲關注組」成員陳玉妹育有兩名分別就讀小一及小四的子女,她在會上表示,生活依靠綜援,平日只會帶子女到附近公園。女兒想學習游泳時,只能依靠社會福利署的短暫資助計劃,費用只夠女兒學習四堂,陳形容是「一學識就要停」。她希望政府可提升綜援金額,資助基層兒童參與課外活動或發展興趣。

津貼項目濕碎 宣傳亦不足

一五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十八歲以下兒童的貧窮人口多達約十八萬人,政府多年來雖推出不少扶貧措施,但立法會議員批評不到位,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質疑,政府有多個津貼,但未必每名老師、家長都知道津貼的存在,建議有關部門將「濕碎項目」列為清單,方便市民申請。議員葛珮帆亦批評,有大量兒童及家長不知道政府有相關資助,是政府的失職,當局有必要改善宣傳等工作,提高各資助計劃的認知度。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表示,會積極跟進問題,再作檢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