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排名跌 故步自封必落後

世界銀行公布《二○一八年營商環境報告》,在近兩百個經濟體中,香港排第五位,表現不算差,但相比排名持續領先的老對手新加坡,相比另一個四小龍南韓的後來居上,香港營商環境不進反退,頹相已露。

在排名前五的經濟體中,新西蘭、新加坡、丹麥分居前三甲,排序與去年相同,而去年排第四的香港與排第五的南韓,今年正好位置對調。具體而言,香港在「開辦企業」、「繳納稅款」、「取得供電」、「申請建築許可」四大指標方面尚能維持良好水準,但在「解決無力償債」方面評分下跌,在「獲得信貸」方面僅排全球第二十九位,大跌九位;在「保護小投資者」方面亦急跌六位至第九位,成為拖累香港整體排名下跌一位的原因。

對此排名結果,港府雖然表示會繼續革除繁瑣的規則,取締過時或不必要的規管,致力提高效率,降低營商成本及改善營商便捷度,但不忘自我貼金,強調香港一直能名列前茅,排名充分肯定政府推動方便營商的工作。

其實,隨着現代科技發展,很多規管制度變得不合時宜,改革監管手段,刪除繁文縟節,加快審核速度,為企業拆牆鬆綁,早已是當務之急,港府近年雖然一再揚言要「一站式」辦公,可惜常常是說多過做。雖然香港家底不薄,爛船還有三斤釘,營商環境一向位居世界前列,但時移世易,不少競爭對手專門研究香港的監管手段,推出針對性的改革,此消彼長,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備受挑戰,新加坡的金融中心地位有超過香港之勢,一點都不令人奇怪。

譬如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權問題過去頗有爭議,全球第一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當年之所以琵琶別抱,棄香港上市而去美國,原因就是香港證監方面無法滿足其有關訴求。如今,新加坡正研究在這方面進行改革,期以吸引更多公司前往上市,而香港吃一塹卻沒有長一智,改善規管方面繼續故步自封,拖拖拉拉,結果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肥水一次又一次流向別人田。

早前互聯網上有篇文章,深度分析為何深圳近年在很多方面後來居上,結論就是香港不想做或者做不了的,深圳拿去做了而且做得很成功,香港一早提出數碼港、中藥港概念,但坐而論道,一事無成,人家深圳堅持不懈,今日已碩果纍纍。在發展智慧城市方面尤其如此,香港二十年前已有八達通,如今還是八達通,在電子支付方面被對方拋開九條街。還有共享經濟,深圳等內地城市一馬當先,新加坡等地奮起直追,反觀香港,優步被宣布為非法,共享單車一樣不成氣候。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家是說幹就幹,爭分奪秒,當然不斷進步,而香港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原地踏步就是退步。這些年來,香港營商環境每況愈下,教育排名、宜居環境等亦是王小二過年,加上經濟結構愈來愈單調,香港的競爭力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掏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