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綠藝校園

循環再用經常聽到,但有多少人會付諸行動?不想環保流於口號,有小學提倡綠色校園,不但在校園內推行多項環保措施,更將環保元素融入視覺藝術科,提供回收物料作另類「畫紙」,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小宇宙。從日常生活着手,環保其實很「貼地」。

「學校有好多紙皮箱,界開一塊塊,就可以畀同學用嚟畫畫。」環保與藝術的結合,源於校內普通不過的紙皮箱。佛教黃焯菴小學獲頒發香港綠色學校獎多年,自三年前起,更於各學科加入環保元素,學校校長陳瑞良希望,於課堂中培育同學的環保意識,「其中以視覺藝術科最為融會貫通。」

紙皮上繪畫更具挑戰性

「之前屋企樓下開party,掉咗好多紙皮,咪執咗成車返嚟。」被陳校長笑指與長者「爭紙皮」的視覺藝術科老師梁依靈分享道。她更趁學校附近進行工程,收集用來包裹冷氣機的發泡膠箱,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素材。廢物不一定沒有價值,如十多年前剩餘的舊蠟筆,雖不能再填色,五顏六色的它們卻可砌出不同圖案,創作一幅新作品。

採訪當日,一班三年級學生正以「遺棄」為主題,在紙皮上將舊蠟筆砌成不同被遺棄動物的模樣。有份上課的邵海洋直呼「好好玩!」雖然在紙皮上繪畫較難控制,但卻比一般畫紙更具挑戰性。循環再用的概念更啟發他自製「膠袋人」,他雀躍地向記者解說,「返到屋企問媽咪拎膠袋,將個袋吹氣,再用廣告彩上色。」誰說港孩沒童真?

樽蓋砌成不同顏色圖案

廢物加以善用,亦可化腐朽為神奇。除了以紙皮代替畫紙,還有以舊光碟製作曼陀羅作品、重新設計易拉架作話劇布景、用舊報紙砌成畫作、在捲紙筒上繪畫圖騰等。其中,置於樓梯間的樽蓋畫作十分搶眼,同學把收集得來的樽蓋按顏色分類,砌出不同圖案,從而帶出「珍惜海洋資源」的訊息。從走廊及門側的紙皮畫作,以至操場上的一門一櫈,校園每一角落都布滿學生的視藝作品。

除了把環保融入視覺藝術科,校內更不乏環保製成品,包括橙皮洗手液、膠樽花盆、有機蚊膏、再造紙等等。支持循環再用之餘,展示同學作品更會加深其歸屬感,難怪陳校長指於課堂中引入環保元素,有助提升同學的參與度及滿足感。

文:江潮楓 

圖:朱偉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