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改造閒置校舍 裝組合屋供基層

【本報訊】基層住屋窘境迫在眉睫。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指全港有逾一百八十間閒置校舍,當中約六十間未有長遠規劃,平台建議利用這些校舍加裝組合屋,並以閒置近十年的觀塘前聖約瑟英文中學為藍本,建議拆卸該校舍非主力牆,於每層課室位置裝嵌約百個預製組合屋,為近四百名基層市民提供臨時居所。由於利用校舍的原結構及設施,施工時間可縮減逾半,估計改裝需時僅一年半。

可拼砌百個單位

名為「侖居」的構思取自「鄰居」諧音,意指具輪轉性的過渡性住房。負責研究的珠海學院建築系碩士畢業生朱榮臻指該構思是借用閒置校舍的時間及空間,以改裝前聖約瑟中學為例,只需六款組合屋便可拼砌出一百個面積介乎十五至廿五平方米、設有獨立廚廁的單位,可供二至四人家庭居住,估計每個組合屋成本五萬至七萬元,連同改裝校舍建築成本逾九千萬元,「(組合屋)喺工廠生產,現場做好屋宇設施後,就成個放落去,接駁完(水電渠)就用得!」校舍其他空間則會加裝洗衣房等共用設施及社區空間。有關組合屋會優先編配予輪候公屋逾三年、且有十八歲以下子女的基層家庭。

用地需政府豁免

協助研究的珠海學院建築系教授朱海山指閒置校舍有基本設施,格局亦較易符合法例的住用要求,但因校舍屬「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若要「開快車」改裝為過渡性房屋,需政府介入豁免,否則難以成事。平台組織幹事陳穎彤批評閒置校舍的名單及資料透明度欠奉,平均空置期逾六年,令不少交通配套充足的舊校舍未得以善用。平台已於上月將「侖居」構思提交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