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政報告下月公布,有團體促請當局重視基層醫療發展。團體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在職貧窮人士患病的時候,寧願自行吃藥都沒有求醫,主要原因是政府普通科門診預約困難、急症室輪候時間太長,而且有八成受訪者不知道醫管局設有公立醫院及診所費用的減免機制。
關注公眾健康的組織「醫護行者」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及關注綜援及低收入聯盟,合作進行該項「香港在職貧窮人士使用醫療服務調查」,於今年一月至六月,在五個地區以問卷調查一千五百人,當中有九百五十一人屬於符合申請低收入家庭津貼計劃(半額津貼)門檻的在職貧窮人士。結果發現,當需要尋求非緊急醫療協助時,有近三成受訪在職貧窮人士選擇自行吃藥作為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有一成半人會選擇到急症室求醫。
近七成受訪的全職在職貧窮人士認為,工作相關的因素會妨礙他們使用醫療服務,包括「工時過長」、「公司不提供有薪病假」或「請假有限制」。
關注綜援及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國權指出,調查發現不少市民反映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的申請程序太繁複,有需要聯絡醫務社工,惟工時太長未能聯絡上。
醫護行者主席范寧指出,政府每年都宣布增加醫生人手、興建醫院等,但是質疑上述措施能否提升醫療服務的水平。醫護行者建議政府加強宣傳普通科門診及夜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