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是時候為港澳回鄉證「平權」

內地近年民生基建設施發展迅速,各種各樣智能城市的概念陸續出現。為快速及有效辨別群眾,內地當局於多年前已製發「二代居民身份證」,卡裏附設非接觸式電子晶片。現時,內地居民不論是在圖書館借閱書籍,又或是到博物館索取入場券等,均可直接使用身份證進行快速核證。相反,我們香港人的回鄉證仍停留在出入境的功用上,在內地省市雖則也是「一卡在手」,但有時可謂「得物無所用」。

如果近年曾在內地乘坐過火車,就會發現內地居民的購票程序比以往快捷,在網上選擇日期、班次訂票後,便可到火車站內的自助機器取票,省卻前往人工通道排隊的時間。但對於持回鄉證的港人來說,就難以體驗到此種便利。雖然港人亦可在網上訂票,但到達火車站後通常要到人工通道排隊,往往要多花逾半小時。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曾向中國鐵路總公司反映及接獲回覆,指現時香港人可以在內地二百一十五個火車站使用自助購取機服務,並會積極擴大相關技術的應用範圍。然而,內地客運火車站數目多達兩萬個,除在一些特等及一等車站內,港人還是無法享用到該等服務。況且,從一些朋友的經驗得知,即使在深圳北或廣州南等大型車站內,職員往往會指示回鄉證使用者前往人工通道,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由此看來,自助服務的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得以普及。

未有納入識別系統

此外,回鄉證未能如內地居民身份證般納入識別系統,亦是另一問題。現時大部分內地的公共設施,小至圖書館、博物館,大至法院及政府單位,均使用居民身份證刷卡系統,以統計及識別出入人流。甚至有些公營單位內的民生服務,例如申領牌照、公證服務等,皆是以身份證取籌等候。加之內地近年加強反恐措施,一些娛樂場所如網吧等,就需刷卡登記才能進入場內。有時候,港人身處其中,需要額外進行登記,某些單位甚至索性將其拒諸門外,由此造成諸多不便。

另一邊廂,台胞證近年推出各項革新,當中個別措施亦可為港澳回鄉證作參考。例如,現時台胞證的號碼為八位數字,日後擬在後面加上台灣身份證號,使之成為十八位,與內地居民的身份證號格式一致。先不要小看此種微妙的修改,現時不少網上的註冊服務都要實名登記,而往往輸入的是內地居民身份證號。同樣地,只有回鄉證的香港人,就不能享用到大部分的網上服務。

我亦曾聽說,有人利用回鄉證於內地登記手機號,但因營業廳不熟悉登記回鄉證號碼的流程,最終在錯誤登記的情況下,被電訊公司註銷使用多年的手機號。如果港澳回鄉證與內地身份證號碼格式是一致的話,定必省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最後,國台辦亦將消除台胞證就業的限制,計劃台灣赴大陸就業的民眾,回台後可依法領回「五險一金」的支出。所謂「五險一金」,亦即社保、養老保、工傷保、失業保、生育保及住房金,一如香港的「強積金」,是每名勞動者每月支薪前按工資比例所繳納的稅項。現時港人若在內地就業,往往需要繳交與內地民眾相同的公積金,但離開內地後卻無法取回相關供款,故國台辦推出台胞返台後可領回「五險一金」的措施,亦是香港及澳門兩地值得參考的項目。

使用內地智能設施

現時港澳兩地民眾前往內地的機會與日俱增,各地亦有融合的訴求及實際需要。不論是在內地生活、工作或投資的港澳民眾,或多或少都需要使用內地各項的智能設施。就此,為回鄉證「平權」,就變得相當重要,甚至是存在着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