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胃腸疾病,特徵包括慢性腹痛、大便帶黏液、排便習慣不規律、交替性肚瀉及便秘。此外,患者有機會出現胃酸倒流、飽腹感、消化不良、背痛、疲勞、精神不振、大便帶有大量油分,但並不包括大便帶血。腸易激綜合症的定義是患者在過去三個月內反覆出現肚痛和肚瀉。這是最常診斷的胃腸道疾病,當中以年輕及女性患者居多,本港約一成至兩成人口患此症,成因還不明確。不過,食物敏感、生活環境、工作壓力、情緒等種種因素有可能增加患腸易激綜合症的機會。
要減低輕度或間歇性腸易激綜合症徵狀,首要條件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患者應避免進食容易產生腹脹的食品和飲料,例如洋葱、蘿蔔、香蕉、糙米等,應保持低酵素性聚糖,二糖,單糖和多元醇的飲食,無乳糖和麩質的飲食和水溶性纖維的飲食。此外,適量運動更能紓緩患者徵狀。
中度至重度患者需要藥物治療。對於便秘型腸易激綜合症,纖維性瀉藥、 滲透性通便藥、腸道促動劑等有助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徵狀。另一方面,止瀉劑 (例如 Loperamide)、抗腸胃抽搐藥 (例如 Hyoscine) 減輕腹痛和腹脹,適用於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徵狀。此外,心理治療法如認知和行為療法有助紓緩患者情緒和徵狀。其他療法例如中草藥和針灸有可能改善腸易激綜合症的徵狀,但仍需再進一步研究。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