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多植菌 少用膠

菌絲積木取代發泡膠?一班理工大學學生培植菌絲體,並製作成不同形狀試驗,發掘菌絲體的潛能及可能性。這個菌絲團隊早前於中環海濱擺設展覽,除展示實驗過程外,更藉此推廣菌絲體予大眾認識,讓腦袋發揮想像,實踐物品生產於自然,又回歸自然的循環經濟設計意念,盼最終可取代發泡膠等不可降解的產品。

「保護電視機運送的發泡膠,或者其他發泡膠產品,其實都可以用菌絲體取代。」菌絲團隊Mydea成員Duey指,他們現時正利用菌絲體進行實驗,提出各種設計方案。菌絲體其實是真菌吸收營養的部分,可以自然分解,不會加重堆填區負荷,減少對地球的損耗。

培植成不同形狀積木

Duey直言菌絲體好處多多,除防水及防火外,鬆餅狀大小的菌絲體更可承受十三公升水的重量,如組合成其他形狀,或許可抵受更大的重量。這班「菌絲園藝師」更將菌絲體培植成不同形狀的積木,如「W」、水管及金字塔等形狀,盼帶出社區予市民組合菌絲積木,合成社區需要的物品,如櫈、枱及遊戲物品等,最終希望由市民自行種植,成為菌絲積木的生產者。

除菌絲積木外,他們更天馬行空,嘗試製造菌絲飛機許願。「現時嘅許願樹用好多膠桔許願,跌咗落地又唔會分解,咁不如試下用菌絲許願啦!」另一名成員Taylor指,現時的許願模式大多破壞自然,如許願樹及放天燈均會對生態造成破壞,反而放菌絲飛機,並以炭枝於機身寫下願望,隨風飄去,既不會破壞大自然,亦不留痕迹。

需時短流程密 絕不輕鬆

團隊早前從外國公司購入逾十五袋深啡色的的木碎及孢子培植菌絲體,培植雖然只需短短十日,但流程十分緊密,絕不輕鬆。 Taylor表示,培植首五日需加入適量的麵粉及水等養分,並擺放於陰暗潮濕的地方,一層薄薄的白色菌絲體便會逐漸形成,其後便可放進定型的容器或器皿上再次生長,並以保鮮紙包裹,減少其他菌類孳生的機會。

直至菌絲已達到理想的形狀,便可放進攝氏一百度的焗爐,焗餘約三成五重量便可取出,以焗死菌絲確保它停止生長。現時有英國大學及建築公司亦正研發以菌類組成一串串的「蘑菇腸」,並製作成建築材料。該外國團隊更曾進行實驗,發現菌絲腸同樣可培植成不同的理想形狀,「蘑菇腸」物料雖輕,但卻可承受五十架車輛的重量。

文:梁祖饒

圖:甘偉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