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止進入人口老化年代,不少樓宇亦進入老化階段,當中包括公共屋邨。房委會最近拍板重建白田邨及美東邨,連同早前落實重建的華富邨,依然只佔全港高齡屋邨的極少數。大多數舊邨重建無期,關鍵在於無法原區安置,港府拓土建屋舉步維艱,可見一斑。
房委會宣布二○二○年起清拆美東邨兩座公屋及白田邨四座公屋,重建後單位數量將大幅增加,前者將提供一千九百個單位,後者全邨重建後更可提供五千九百個單位,可見公屋重建既可改善居住環境,又可增加房屋供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惟事實卻是更老舊的公屋依然重建無期,反而美東邨其中一座公屋只有三十四年樓齡,相對年輕,卻能納入重建,房委會厚此而薄彼,難怪消息一公布即惹來非議。
事實上,港府早在一三年已完成評估二十二條非拆售高齡屋邨的發展潛力,惟事隔四年,僅華富邨敲定重建,直至最近再將美東邨及白田邨納入其中,其餘屋邨均沒有下文,簡直是咄咄怪事。君不見,全港最舊的港島模範邨已有六十五年樓齡,重建一直只聞樓梯響;荃灣福來邨和梨木樹邨同樣殘舊不堪,居民更要忍受漏水、天花剝落之苦,但房委會一句沒有具體重建時間表就推得一乾二淨,連起碼的交代都沒有,簡直不負責任。「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的受訪者一面倒批評房委會重建效率低下,存在雙重標準,製造不公和分化,令居民無所適從,不可謂不公允。
顯而易見,房委會重建公屋並非以樓齡作唯一準則,才會出現三十多年樓齡的公屋也可獲優先重建的荒謬一幕。美東邨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鄰近的東頭邨第八期將於三年後入伙,足以安置受影響居民,白田邨亦是同一道理。至於華富邨延至二○二五年才完成首期重建,正是因為需待薄扶林南五幅土地的公屋項目完成讓有關居民遷入所致,可見安置是個極頭痛的問題,甚至是當局決定重建與否的最大及唯一考慮因素。
問題是,時間不等人,舊樓年月久遠,隨時抵不住風吹雨打,危及居民安全,早前有舊邨居民到房委會請願,要求定下重建時間表,足證民怨不小。儘管當局誓神劈願倘舊邨安全受到威脅,不會妥協,必會重建,但無非說得漂亮而已,在公屋供應僧多粥少的當下,在公屋輪候時間屢創新高的當下,當局一日無法大量增加公屋供應,一日都不可能兼顧龐大的重建和安置需求,即使明知維修公屋的成本隨時比重建更高,亦只能硬着頭皮頂上。
說一千,道一萬。上屆政府出盡吃奶之力仍無法解決房屋問題,現屆政府不是生神仙,自然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局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美其名曰為拓土建屋尋求社會共識,怕只怕人多口雜,意見紛紜,最終又是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舊邨居民盼重建固然望眼欲穿,無殼蝸牛更隨時等到死也難有上樓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