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政策豈能一味靠估

日前開學日,跨境學童「甩底」問題嚴重,反映教育局事前沒有評估有關問題。數字上有差距無可厚非,但好似天水圍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咁離譜,則教育局難辭其咎。有關小學早前獲派逾四百名小一新生,原本要開設十七班小一,睇怕該校必定笑逐顏開,因為暫時唔使擔心被殺校。

然而九月一日開學日,原本有一百七十八名跨境小一新生,但竟有逾六成半放棄學位,僅五十八人來港,一百二十人選擇在內地上學,最終該小學只需開設六班小一。看來,隨着跨境學童大幅減少,未來教育界恐怕又要為收小一新生而掙扎求存,縮班殺校的危機感恍如「天理循環」,困惑校長和老師。興德學校前校長哭訴自己「冇功都有勞」,涕泗交流,也許她早有危機感,據說學校沒有殺校問題,但她仍要保留「影子學生」,同時利用上學時間處理非教學工作,派老師走出課室去深圳派傳單,眼光何其「遠大」。

當然,教師用在「救校」的時間多過真正教學工作,難怪有人會質疑教師精力用錯地方,何來時間關心學生及備課?事實上,老朽亦曾執教小學逾二十年,深受學校行政繁複、開會太多之苦,而當年為了「救校」,無奈要多做好多無謂的額外工作,如「企街」派傳單、周六回校「做騷」向家長推廣等。還在最前線的教書朋友不禁感嘆:一個社會充滿掙扎求存的危機感,哪裏談得上追求理想?

說回今年跨境學童「甩底」情況,好明顯係教育局反應遲鈍,對於深圳年初宣布接受港澳籍學生參與內地積分入學申請,教育局竟未有評估此中生源驟減對全港小學的影響。種種迹象顯示,無論影子學生還是「甩底」事件,都再次證明特區政府冇靈魂,後知後覺。

香港民生問題多多,例如老人問題迫在眉睫,單是吹水而欠實踐工夫,是檢驗不出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