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內政部長近日發表「鄰居不可選擇,印度希望和平」的論調,這是中印洞朗對峙兩個多月來最積極的講話。中國堅持印度先撤軍,須言行一致,同時也強調中方可以做到「仁至義盡」,語氣明顯緩和了不少。
是甚麼促成這場似乎一觸即發的第二次中印戰爭,朝着和平解決的方向轉變?事實上,北京從未將印度視為主要威脅,不願多方樹敵,加上金磚會議以及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大事連連,不欲橫生枝節,因此採取拖字訣。如果印度一意孤行,決鬥不可避免,應該是在中共十九大結束、習近平真正黃袍加身之後,惟那時差不多進入冬季,除非能速戰速決,否則將拖到來年。所以中方的策略是加強軍事演習,做好戰爭準備,最終是戰是和,主動權掌握在中方的手中。
反觀採取挑釁姿態的印度很想打一仗,以雪前恥,問題是真正到了戰爭的邊緣之際,卻發現沒有準備好。早前印度審計部門披露,印軍大部分武器的彈藥儲備不足,只能維持四天的戰鬥。近日印度又向國際軍火商開出百億美元的大單,希望他們來印度製造飛機、潛艇、坦克,這再次證明,印度國防部長早前吹噓的「可以打贏兩場半戰爭」,純屬吹牛!
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印度明顯底氣不足,露出虛怯,在這種情況下同中國開戰,下場只會比一九六二年更慘!印度能不能找個體面下台階,就看九月份總理莫迪是否出席在廈門舉辦的金磚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