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資局手緊撥款縮水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主題研究計劃每年均會撥款資助本地大學進行具影響力的研究,但今年因基金投資回報欠理想,研資局撥款「手緊」,一七/一八年度撥款額由上年度的兩億三千萬元縮水至兩億元,而獲資助的研究項目亦由七份減至五份。研資局主席華雲生承認投資回報率較預期低,確有影響資助額,但強調局方仍有儲備,會繼續資助及鼓勵出色的研究項目。

研資局昨公布一七/一八年度主題研究計劃(第七輪)撥款結果,在收到的四十八份研究建議書中,五個項目脫穎而出,共獲撥款約兩億元。不過,今年撥款額和資助項目均較上年度少,獲資助研究項目較上年度減少兩個;資助額亦較上年度的二億三千萬元少百分之十三。華雲生解釋,因今年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六至三點二,較預期的百分之五低,故今年資助額趨審慎。

四大合研電燃料儲能技術

五個獲資助的研究項目中,由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的「電燃料儲能技術研究」,獲得最多的五千萬元資助。身兼項目統籌人的港大化學系教授陳光宇表示,研究項目旨在開發一種新型儲能系統,運用油站的概念,研究一種可反覆充電放電的液體電燃料(「電油」)作為其儲能介質,透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等,讓這種「電油」儲備能量,再將「電油」連至供電站。

研究光化學污染亦獲資助

陳光宇續說,當電動車駛至電站時,可如平常入油一般,直接將「電油」加至電動車中驅動電動車前進。這種電燃料電池系統較現有以鋰電池驅動的電動車更節省充電時間,更穩定及更持久,有望成為下一代電動汽車的動力裝置。陳說,目標在五年內做出一個以電燃料驅動的電動車模型。

其他獲撥款的項目包括利用抽血及早分析胃腸道癌細胞基因變異的研究、難愈骨疾病和骨缺損的功能性再生研究、城市區域大氣光化學污染研究,以及大數據智能個人化空氣污染監測和健康管理研究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