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五醫院推「冷分餐」

公立醫院飯餐被批評「難食」、「無味道」,不少住院病人感抗拒。為改善食物質素,新界西醫院聯網將於十月推行「冷分餐」技術,有別於現時的「大鑊飯」,將按實際需要加熱食物,避免長時間保溫而令食物和蔬菜「出水、變黃」。新技術下,飯餐賣相和口感不但更好,亦減少水溶性纖維及維他命流失,保存更多營養;食物配搭亦更具彈性,病人每日選擇平均多三倍。

新界西醫院聯網轄下五間醫院每日合共供應一萬一千個醫院餐,現時由青山醫院作中央廚房,將食物烹調煮至攝氏八十度,再急凍至攝氏零至四度,經真空處理,由冷凍車送到各院暫存。然後由各院廚房翻熱食物,分餐後再放到餐車保溫,分送各病房。

食物按需要加熱 10月實施

所謂「冷分餐」技術,是指新餐車可於四十五分鐘內直接將中央廚房分送各院的急凍食物翻熱,毋須熱完再熱,大大縮短準備時間。醫院可按病人的選餐,直接將急凍食物放入餐車後分發。青山醫院中央廚房正進行改善工程,料九月完成後可試行技術,十月正式實施。

新界西醫院聯網統籌專員(醫院膳食服務)黃綺雯表示,現時的熱分餐方法,保溫時間太長,令「肉變韌,菜變黃、出水」,甚至令水溶性纖維及部分維他命流失。「冷分餐」的預備時間縮短,新菜單可加入更多綠色蔬菜及豆腐,不再怕「出水、變黃」。

新餐單將增糖水 一周兩次

此外,現時一次過翻熱再分發食物,病人無得揀。黃綺雯說,日後醫院的餐單選擇可加倍。舉例說,「正常餐係蒸肉餅,病人唔食豬肉就無得揀」,在「冷分餐」技術下,病人報餐時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肉類,醫院再逐一按病人的選擇放入餐車內翻熱。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經理(行政事務)陳志強補充,「冷分餐」不再是「大鑊飯,病人食唔晒便嘥咗」,減少浪費。

另外,為回應病人的訴求,新菜單將新增糖水選擇,一周約兩次,膳食亦會適當地加添油鹽,令味道更佳,但大前提是配合病人的身體情況及治療方案。

記者鮑旻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