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開局順利,建制與泛民兩大陣營都給予空間,在改善行政與立法關係上,用曙光初露來形容,應該是恰當的,然而真正的考驗就在前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方案能否過關,被視為新政府要拆除的「深水炸彈」。自從二○○九年底,政府向立法會申請香港史上單一最大基建工程撥款六百六十九億元,所觸發的社會抗爭以來,菜園村事件、超支爭拗、工程延期等負面新聞不絕如縷,在公眾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負面印象。
近年中港關係緊張,年輕人尤其抗拒內地政府有介入特區事務,「一地兩檢」方案涉及在高鐵西九龍總站內設立「內地口岸區」,由內地官員執行出入境檢查及檢疫等工作,有市民認為將衝擊「一國兩制」下的「高度自治」承諾。
事實上,「一地兩檢」確實涉及複雜及敏感的法律及政治問題,須符「一國兩制」的大原則和《基本法》的規範,其中第二章(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的第十八條如何演繹,受到法律界的高度注目。
特區政府步步為營,要爭取民意及輿論的支持,同時積極游說泛民政黨理性務實看待「一地兩檢」。袁國強同意留任律政司司長,亦基於必須妥善處理這個難度超高的法律安排,與港澳辦及內地對口部門磋商,尋找合適方案。運房局局長陳帆指將面對一場「非常硬的硬仗」,揚言最終方案符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呼籲市民信任政府。且看政府如何爭取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