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木材火中重生,成天然生活家具!一名九十後「鬥木」女漢子,自學木工,「執木、鋸木、磨木、燒焊」一腳踢,利用拾回來的棄置卡板,製作成有用的家具,閒時自製書桌及書櫃,更義務為開放予小朋友讀書的士多興建木圍欄,並不定期開班教授用廢木升級製造成不同實用物品,並與學員交流心得,思考如何為這個世界減廢。
「好哋哋嘅樹點解要斬咗佢呢?樹木都係有生命嘅!」兩年前自學木工的九十後女生Stephanie,憶述去年冬天看見一棵健康的大樹被修剪得參差不齊,地上遺下一堆大小不一的小木頭。該批本應送往堆填區的棄置木頭,最終被她拾走製作「聖誕小樹人」,並送予開放給小孩讀書的士多,讓小孩開心不已,她同時藉着該批小木頭的故事,讓小朋友反思樹木的生命何價。
Stephanie愛上木工,全因畢業時自製木書櫃,並到附近垃圾站尋找合適木材。「當時去傢俬舖睇到嘅書櫃款式好單一,又唔啱心水,咪自己走去整!」及後她上網自學木工,更學會日本傳統的燒杉板技術。她指當時木材匱乏的日本為用得其所,會利用漂流木及其他木材圍起來燒熱加工建屋,達致天然防潮、防霉及防蟲效果。除木材的壽命因此加長,木板毛燥的表面更會被撫平,變得平滑順手。
而Stephanie則把燒杉板技術應用於不同的製成品當中,記者訪問當天則開班教授製作食物托盤,指燒木板因冷縮熱脹導致木板彎曲,故使用火槍燒木板時要均勻受熱。而經燃燒的木板需再用銅絲刷擦走黑屑,再於木板加上橄欖油,堅持拒絕使用任何化學藥水或噴化學物料,便成為天然食物托盤。
鑽研木工的Stephanie除自製書櫃及書桌外,更嘗試為社區帶來改變。屯門藍地一間開放予小朋友讀書的士多不時舉辦不同的親子活動,惟士多路口經常有車出入,故她與一班義工四處收拾及拆開六十多塊卡板,鋸木、燒焊由義工們一手包辦,最終花數月合力興建木圍欄,滿足感油然而生。她指現代人已習慣消費,逐漸忘記自己雙手可創造甚麼,及可為社區帶來改變。
文:梁祖饒
圖:關萬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