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濟頻碰壁 抱殘守缺必沉淪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早前有國際機構將世界競爭力第一的桂冠掛在香港頭上,更推許港府行政效率一流,港府高官立即「三分顏色上大紅」,邀功唯恐不及。然而,這些不過都是假象而已。

手機召車應用程序「優步」及共享單車服務在全球大行其道,在香港卻連連碰壁,正是港府效率不彰、香港競爭力不濟的冰山一角。這兩家公司均是由投資推廣署引入,想當初,署方鼓動如簧之舌,吹噓香港營商環境如何之好,港府運作效率如何之高,市場對投資者如何之友善,結果人家來了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前者被指非法營運,搞到部分司機被捕;後者被指非法泊車,更有單車被搞事者拋入河中,失望事小,血本無歸事大。

這兩家公司在香港碰到的問題,主要是法例過時。其實,任何法例都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制訂,但當時正確的東西,未來未必正確,時代改變了,法例當然也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成為阻礙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桎梏。用內地的話語來說,就是「發展倒逼改革」,修訂不合時宜的法例是當務之急,只有「拆牆鬆綁」,才能讓新經濟自由地舒展筋骨,茁壯成長,在這方面,很多地方都做到了,譬如內地及新加坡,但也有部分地方做不到,譬如香港,這正是港府抱殘守缺的典型表現。

港府不僅在修訂過時法例、迎接新經濟方面歎慢板,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一樣是坐而論道。過去的一年,香港五個研發中心合共開發出一百三十五個項目,當中三分之一為合作項目,港府創新科技署聲稱有關數據反映業界能夠受惠,對營運狀況表示滿意,但熟悉內情的業界人士卻大吐苦水,指有公司研發的產品不獲港府屬下公營機構使用,即使申請了港府的配對基金,產品亦同樣被拒。港府這邊廂千辛萬苦成立創科局,強調要「做大做闊」;那邊廂卻不願以實際行動支持研發中心,政策亦未見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香港人研發出好的創意,好的產品也是得物無所用,既浪費資金,更浪費人才。

港府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一向葉公好龍,從捨不得科研投入亦可見一斑。目前香港投入科研的資金佔國民經濟產值的比例只有百分之零點七,這是一個恥辱的數字,簡直比發展中國家都不如,同發達社會更是沒得比,新加坡、南韓、台灣等另外三個小龍的投入比例都高得多,美國及中國的研發投入比例就更高。沒有春耕,就沒有秋收;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港府坐擁金山銀山,一味充當守財奴,不懂得如何善用資源,培育新經濟新科技,結果自然是坐失時機,最終坐食山空。

興有時,衰有時,每個城市的發展都有其軌迹。昔日的世界商業中心威尼斯、紡織之城伯明翰、汽車之城底特律等都有如天上的流星,一時光輝後留下沉寂,曾被譽為「明珠」的香港步其後塵,如今亦是暗淡無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