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氣促、心悸、頭暈和胸口痛,可能患上心房顫動(房顫)。心臟專科醫生指出,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比一般人高出五倍,惟多數病徵難以察覺,超過半數患者更無任何病徵,令人防不勝防。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昨呼籲,長者及高血壓等高危人士,原來平日可以透過一分鐘「把脈」篩查,檢測脈搏跳動規律,找出隱藏的房顫個案。
心臟專科醫生陳藝賢昨表示,當心房發生顫動時,會形成血塊,血塊隨血管游走到腦動脈,會造成堵塞,導引中風。房顫患者中風機會高五倍,超過四成病人中風後始發現原來患房顫。隨着年紀愈大,心臟退化程度愈高,患房顫的比例愈高。患糖尿病及高血壓者,因心臟壓力較高,肌肉變得纖維化,容易引起心動顫動,屬高危一族。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蕭頌華表示,市民除可透過照心電圖等方法檢測房顫外,亦可在普通科門診,要求醫生進行簡單把脈檢查,或在家自行把脈。方法是將三隻手指平放於拇指下方的手腕位置,或按手臂上的肱動脈,若發現脈搏跳動不規律,或於一分鐘內速度跳動超過一百次,屬懷疑房顫個案。不過,把脈結果僅作初步參考,懷疑患房顫的市民,應盡早求醫,進行照心電圖等詳細檢查。
蕭續指,歐洲多個國家已有指引,建議門診醫生為六十五歲以上人士把脈,檢查脈搏規律。英國早在十多年前亦有研究指出,把脈能檢測到患者的房顫發病率,與照心電圖的效果相若。
據本地普查顯示,去年本港市民房顫發病率為百分之零點七,即約五萬多名市民患病。隨着人口老化,估計到二○三○年,患者人數將上升超過五成,至八萬多人。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倡議,將把脈篩檢納入業界指引,以盡早找出隱性房顫個案,減低患者中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