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供應大縮水 重中之重枉自吹

夕陽政府任期餘下不足一個月,「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成為最大敗筆已可蓋棺論定,一方面是私樓樓價瘋狂飆升,一方面是公屋供應不增反減,新政府甫上場就要面對這個爛攤子,施政荊棘滿途已是寫在牆上。

截至今年三月底,公屋輪候宗數約二十七萬六千宗,平均上樓時間為四點六年,雖然數字較去年底略為回落,但輪候時間只是多一個月和少一個月之別,根本沒有多大意義。事實上,今個年度的估算可供編配公屋單位數字較去年大減四分之一,只有二萬五千四百個,供應量為十年來第三低,當中逾半靠翻新單位填氹,新建單位只有約一萬一千個,而且未來供應量也不樂觀,可見當局拓土建屋寸步難行,公屋輪候時間沒有最長,只有更長。

最諷刺的是,港府曾誇下海口,指上個年度起的五年內,公營房屋落成量可達九萬四千多個,比前一個五年期明顯增加,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事實是這個五年期才剛起步,公屋供應量就輸在起跑線,所謂增加供應根本無從談起,何況九萬多個仍遠低於長遠房屋策略定下十四萬個的目標,現在已經大落後,將來要追趕就只會更困難。更何況,當局所謂的公屋平均輪候四點六年只是數字遊戲,有劏房戶等了五年、六年甚至七年仍上不了樓,非長者單身申請者等了二十年都未能如願,民怨愈演愈烈,豈是無因。

很明顯,港府無法大規模提供土地,也就無法大量增加房屋供應,所謂見縫插針,寸土必爭,都是小打小鬧,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更不堪的是,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互相扯皮,以致撥作公屋發展的地皮天殘地缺,規劃及興建時間因而大幅延長,令問題雪上加霜。這邊廂,公屋輪候情況不斷惡化,無殼蝸牛水深火熱;那邊廂,樓價高處未算高,最新的樓價指數連升十六周,打破了九七年的歷史紀錄,香港人距離安居夢愈來愈遙遠。最可笑的是,面對公屋輪候時間愈拖愈長,港府高官除了強調不會輕易改變三年上樓目標,甚至搬出大量興建公屋會令樓價大幅飆升說事,當局處理房屋問題一味自欺欺人,一事無成也就不足為奇。

今日的香港,樓價與民怨比高,上樓比上青天還難。國家領導人曾經警告,房屋問題不止是民生及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近年社會亂象不絕如縷,年輕人往往站在反政府的最前線,根子就是無法安居樂業,對前景失去希望,而房屋問題正是最大的民怨之源。無計可施之下,港府不是重彈發展大嶼山的舊調,就是叫港人北上居住提升生活質素,與其說是提供出路,不如說是畫餅充飢。

現屆政府用了「洪荒之力」依然對房屋問題一籌莫展,下屆政府不可能是大衞高柏飛,用魔術棒輕輕一揮就能變出大片土地。房屋問題死結解難,恐怕只能年復一年地拖下去,所謂「女媧補天」,所謂修補撕裂重建和諧,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