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七大書記齊卡位 人事布局白熱化

六月份是今秋十九大前的一個重要月份。內地所有省區市黨委大換屆將在本月全部結束,分布在各省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委委員的名額大致落實,對於中央部委的排兵布陣開始成為焦點。因此,近幾天來人事動向的一個首要關鍵詞便是「黨組書記」。

鎖定中央委員席位

一連串的黨組書記集中走馬上任,讓人眼花繚亂。短短幾天,七大新書記上位。福建省委副書記倪岳峰調任海關總署黨組書記,遼寧省委副書記王蒙徽調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河北省委副書記李幹傑調任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廣西區委副書記侯建國調任質檢總局黨組書記,民政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孫紹騁調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中國科技大學校長萬立駿調任中國僑聯黨組書記,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調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

如果加上稍早之前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許又聲調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黨組書記,以及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屹、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袁曙宏分別接任本部門黨組書記,則儼然形成十大書記之勢。

與地方的換屆類似,這批黨組書記的調整,乃是提前卡位之舉。不出意外,這批新的黨組書記都已鎖定了一個十九大中央委員席位。而這些部門的現任一把手,譬如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等,都已經或即將達到六十五歲大限,卸任在即。屆時,目前這種黨政分設的「雙頭制」短暫格局就將終結,回歸至黨政一肩挑的模式,新書記的全面接班。

從這批上位的黨組書記來看,用人取向非常明顯。就崗位來源而言,省委副書記的含金量再度增加,除了普遍順位接任本省省長(如最近江蘇省委副書記吳政隆)之外,進京擔任部委一把手成為新途徑。最近的七位新書記中,就有四位是省委副書記轉任,包括倪岳峰、王蒙徽、李幹傑、侯建國。四人當中又各有不同,李幹傑、侯建國都是原本由中央部委副職外放,去年十月才分別到河北、廣西任職,經過短短幾個月鍛煉,重返京城晉升正部。倪岳峰、王蒙徽雖然在地方工作時間相對長一些,但兩人都是去年十一月剛剛在省委換屆時當選省委副書記,而今同時進京,執掌重要部門。而王蒙徽、侯建國、許又聲這些福建籍或是長期在福建工作的官員獲重用,再現閩江新軍的強勢崛起。

理工科人才受重用

本次調動中最為突出的思路是,高級理工科知識分子明顯受到重用。七位新書記中,除了孫紹騁之外,其餘都是各學科的頂尖人才。侯建國、萬立駿是前後兩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李曉紅曾任武漢大學校長,三人都是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其餘三人倪岳峰、王蒙徽、李幹傑,全部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王蒙徽更曾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擔任黨委副書記及副教授。三人所學專業及後來發展方向分別是海洋、建築規劃設計、核安全及環境保護,如今分別調掌海關總署、住建部、環保部,亦均算專業對口,更進一步直觀凸顯出「清華系」在當今中國政壇一馬當先、氣勢如虹的地位。

然這幾人尚算學以致用,但諸如萬立駿這樣的頂尖分子納米技術專家,曾經擔任過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所長、分子科學中心主任,如今主管群眾團體僑聯,不知是僑聯之福,還是科學之損失?侯建國是單分子物理化學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俄勒岡大學留學任教多年,轉而主管產品質量,也很難說有多少專業幫助。或許在一切以「講政治」為第一的大環境下,講專業、講科學都是次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