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建屯荃鐵路

香港軌道交通發展落後,主要是特區政府沿用殖民地政府的發展原則──以需求來決定投資,背後說的是成本效益,實際上只是着眼於財務收益,卻屬過時的思想,把需求的增減建基於過往的條件與趨勢,缺乏變的因素,也當然沒有發展的思考能力。殖民地政府採用這樣的政策原則是合理的,因為它關心的是財政不能出現赤字,宗主國的英國在香港只希望攫取利益,堅拒有任何財務負擔,殖民地政府便愈少開支、愈多盈餘和儲備愈好。殖民地政府及其官員並不向香港社會負責,香港不能發展或錯失發展機會與他們無關,退休後包括英籍港人都可享長俸在英國養老。殖民地政府這樣的思維可以理解,特區政府的思維沿襲不變,卻令人不明和憤怒,主責的官員仍當自己是英國治下殖民地的官員嗎?

屯荃鐵路不是點到點單一鐵路,應可連接上現有的鐵路網絡,其效益便不能用單個項目的比較來計算。網絡效益是一個重要的現代概念,使一加一變成二以上的倍數,屯荃鐵路便不僅看沿線現有居民的需求。

而成本效益不應只是財務效益,也不僅只是經濟效益。現時堵車造成的社會和經濟成本,不能當作界外因素而否決掉。更重要的是,為甚麼不用軌道交通發展來推動地區發展,把香港都市過度集中的情況扭轉,減除由此而生的各種問題?其中的各種得益遠超建鐵路的投資。國際上已有共識,只是香港官員還沉睡於十九世紀的世界,不知不懂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