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眼前一步樓梯,但我睇到兩步。報紙上的字、眼前的人都睇唔清!」七十四歲的楊先生兩年前被驗出雙眼有白內障,等候安排做手術,滿心期待術後看得一清二楚。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指出,白內障九成因年紀大退化所致,長期忽視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有機會併發眼內出血等致盲風險,盡早做手術,治療效果更理想。
楊先生隨身必備放大眼鏡,讀報紙要「埋頭苦讀」。因家住唐樓,每日要望清前路,之前曾在梯間跌傷,此後上落樓梯小心翼翼。他憶述,之前覺得視野模糊,經常看到重影,一五年接受理工大學的義工視光師檢查,始發現雙眼患白內障,轉介公立醫院檢查,卻要排期一年。更不幸是,他記錯首次約期,遲到兩小時才抵達醫院,要重新再排期,故至今醫院仍未為他安排做手術。他向社福機構反映情況後,獲轉介至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轄下護眼基金,經濟審批通過後,獲資助安排本月初先為左眼進行微創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與晶體老化有關,老年性白內障佔整體個案九成半。負責護眼基金的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表示,眼睛的晶體由水及蛋白纖維組成,蛋白纖維隨年紀增長而退化,聚成一團,令晶體變得渾濁,形成白內障。據醫管局○九年的數據,公院輪候白內障手術的病人多達五萬四千人,其中四萬二千人屬七十一歲以上長者。
龐醫生說,按經驗顯示大部分公院白內障病人視力降至只餘兩成才做手術,白內障早已「熟透」,已不能接受風險較低的微創超聲波乳化白內障切除手術。此外,在等候期間,病人有機會情況轉趨嚴重至併發急性青光眼等問題。及早做手術,手術風險亦降低。
護眼基金過去兩年資助合資格人士接受四百六十九宗白內障手術,包括為六十五歲或以上士提供一次手術檢查、白內障手術包括單焦距人工晶體鏡片及三次術後檢查。詳情可致電2835 0569查詢。
醫院管理局提供數字指,該局一六/一七年度各聯網已進行二萬零二百九十四宗白內障手術,當中以九龍中聯網的手術量最多,有四千四百一十宗,平均輪候接受手術的時間亦以九龍中聯網最長,平均要輪候廿三個月。為分流病人,醫管局推行公私營協作的「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讓公院病人選擇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白內障手術,每名病人可獲五千元定額資助,但須自付不多於八千元的費用。一六/一七年度,該計劃已進行二百九十宗白內障手術,一五/一六年度有五百三十八宗,推算計劃下病人平均輪候廿四個月可做手術。
記者 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