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表新一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儘管香港蟬聯全球最有競爭力地區,但都是靠基建和制度仍能保持而已。更令人憂慮的是,在經濟表現的評分基準中,香港跌至今年第十一位,尤其是代表當地市民生活成本的類別,香港排名倒數第二,反映生活成本幾乎冠絕全球。
事實上,香港生活成本之高,已超過東京、新加坡等一線城市,「衣食住行皆不易,生老病死樣樣難」已成為港人一生的寫照。最近一個樓盤開售,七百呎單位賣近二千萬元,令人咋舌,然而打工仔的薪金又有沒有如此「瘋長」呢?答案當然是沒有,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點依然只有萬多元,跟二十年前沒多大分別,要是沒有父幹或母幹,年輕人想上樓難過登天。
回歸二十年,香港經濟看似欣欣向榮,但只有上層的人受惠,基層生活一天苦似一天。董伯伯當年說「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國好」,驀然回首,祖國固然國力飛升,富甲天下,但香港二十年來又進步了多少?除了富者愈富,普遍港人的生活又提升了多少?買樓、就業、升學,相比二十年前是容易了還是困難了?港府高官一味叫人北上居住,提升生活質素云云,卻從不想想如何改善香港環境,讓香港變回宜居城市,跟何不食肉糜根本沒有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