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有一種原罪叫擁有

人生而自由,有追求知識的自由,更有擁有的自由,但香港的有地一族卻未必有這權利。近期政府委託房協研究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地,本土民粹派及打着環保旗幟人士,將「鄉村土豪」、棕地作業者說成是擁地自肥的人,更是政府發展邊陲地的禍首,令地區矛盾、社群對立更嚴重。

根據有關團體的說法,本港有一千二百公頃棕地被濫用、閒置,由於官鄉勾結,港府不敢向鄉村土豪開刀,因此把主意打到郊野公園邊陲地,港人後花園遂成開刀目標。這番話極具煽動性,尤其對無樓、無地、無置業能力的三無青年,更直接掀動仇富心態、階級對立。

到底棕地有否濫用或閒置?本港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工業外移,產業轉型出現大量倉儲、物流後勤運作業,近年網購盛行,這一行業擴展更速,已成本地生產力一大板塊,鄉村棕地亦成了相關產業的運作重地,並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因此,棕地閒置或濫用的說法絕對偏頗、甚至不實,團體不能以偏概全,肆意抹黑棕地及棕地持份者。

至於鄉村土豪這類人身攻訐的詞彙,更是有心人的仇富惡標籤。三無青年必須知道,從新界東北到元朗的開發計劃,土地開發的阻撓力量大都不是土地擁有者,而是租用者或佔用者。何況本港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私產受到法律保障,擁有,絕不是罪。

政府覓地起屋的壓力來自民間,但反對土地開發的壓力同樣來自民間,這個時候,平衡各方利益,減少爭拗,是為官之道、執政之要的最大考驗。可惜的是,香港政府的這個本事愈來愈差,近年與鄉村交流敗筆處處,不是被指官商勾結,便是官鄉黑勾結,結果政府的新界政策愈來愈龜縮,新界問題則成了有產者與無產者的對立與火併,官府無能,團體藏奸,新界問題的雪球當然愈滾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