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學問「經史子集」中只有在經學方面有所創見、開宗立派的才能成為一代大儒,影響後世。經學是中國傳統學術、傳統學問和傳統思想文化之首,也是「讀書做官」、「經世致用」、「於私於公」或在安邦定國方面幹出一番事業的「指導思想」,現代人定義為「中國古代哲學」。而「哲學」是西方人的理論概念,凌駕於一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之上。二十世紀之前研究哲學的哲學家們非常牛,傲視群「科」也。
西方的這套傳統,當然極深的影響了世界上一切共產黨人,包括中國共產黨所信的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術取向」。馬克思的治學之路始於德國這個西方古典哲學的重鎮,他是哲學博士,他創建馬克思主義是從哲學思辯指導入手的。他的親密戰友恩格斯更著有《自然辯證法》這部哲學意味極濃的專著,故馬克思主義由三大部分組成: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及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是唯物辯證法。共產黨人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思想制訂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毛澤東思想之所以成為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就在於毛澤東在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方面最精湛、最有創意,《矛盾論》、《實踐論》是其名著。
後來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雖然也被中共奉為「黨的指導思想」,但因為沒有「哲學成就」、「哲學高度」,那就不可和毛澤東思想同日而語,不具備永久的指導意義。他們在不同時期對黨的工作的「指導意義」,其實是被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指導出來的。現在第五代要推出習近平思想,說是已形成理論體系,然哲學著述欠缺,如「經史子集」不見「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