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生導管插穿動脈 19歲女洗血半邊身中風

公立醫院接連爆出醫療事故。瑪嘉烈醫院一名年僅十九歲患末期腎衰竭女病人,上月因肺炎及擴張性心肌病,留醫深切治療部期間,醫生為病人進行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治療,於頸靜脈插入導管時,錯誤插穿動脈,急轉至伊利沙伯醫院修補血管。豈料女病人數日後右邊身中風,情況嚴重。

病人家屬已作出投訴,兩間醫院本周將與家屬會面解釋。專家估計,插穿動脈以及病人心臟功能差,均可能形成血塊引致中風。

患末期腎衰竭 肺炎入院

院方公布,女病人患末期腎衰竭,一向接受腹膜透析(俗稱洗肚),上月十一日因肺炎入住瑪嘉烈腎科病房。醫生處方多種抗生素及氧氣治療後,病情未有改善。十日後,病人因氧氣飽和度下降轉至深切治療部,心臟超聲波檢查顯示有擴張性心肌病,心臟機能欠佳,情況嚴重。

女病人留醫期間,上月廿六日下午五時,深切治療部醫生為她進行洗血治療。醫生在超聲波儀器引導下,原擬將導管插入女病人頸部靜脈內,但導管接上儀器後,顯示導管可能插進動脈。醫生即時停止程序,隨後電腦掃描顯示動脈被刺穿,病人頸右側下出現血腫。

轉送伊院修補破損血管

瑪嘉烈醫院於上月廿七日下午將病人轉送伊院心胸外科,準備修補血管。伊院血管外科團隊翌日修補好破損的動脈,病人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穩定。

不過,女病人本月初開始出現右邊身乏力及言語困難,磁力共振掃描顯示出現急性大腦動脈梗塞,確診右邊身中風。醫生檢視病人的治療及臨床情況後,相信病人因心臟機能欠佳,引致血栓塞致中風。

瑪嘉烈醫院指出,已向醫管局呈報事件,有關部門亦會進行內部臨床程序檢討。血液導管插入程序屬已知高風險醫療程序,有機會刺穿動脈,主診醫生事前已向病人及家屬解釋。

高風險程序 發生率可達25%

香港內科醫學院深切治療科專科委員會前主席殷榮華昨稱,洗血可經頸靜脈或股靜脈插入導管,視乎病人臨床情況,決定導入位置。有機會刺穿動脈屬已知風險,國際文獻顯示發生率由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二十五不等,原因可能與醫生經驗或病人身體狀況有關,例如脫水可令靜脈收窄、血管先天性異常、肥胖等。他說,錯誤刺穿動脈有機會令血塊形成,增加病人中風風險。

在母親節得悉事件,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感極度痛心,對病人、病人家屬、涉事醫生及整個公營醫療體系也是悲劇。她說,瑪嘉烈作為聯網龍頭醫院,不只一次發生嚴重事故,即使人手不足及工作量多,也不可再用來作犯錯理由。她認為,醫生對醫療程序警覺性不足,以為「都係咁做」而出現輕視心態或是犯錯原因:「醫護要有擔帶,心態最重要,記住病人條命喺你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