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富者也難找立錐地

過去只聽說貧者無立錐之地,但在特區之內,富者也不一定能找到安居之所,富無立錐地,怕是香港獨有的世界奇觀。

有些市區的新樓盤,售價竟高達三、四萬元一平方呎,就算所購的物業面積再小,也所費不菲,能買得起的人,以世界普遍標準而言,不可謂不「富」。但不少新樓盤買家都有過抽籤失敗的經驗,有錢冇樓買,富者亦難立錐,皆因香港覓地建屋實在太難,樓盤長期供不應求,這早已成了特區的一個死結。

香港約百分之四十的土地面積屬郊野公園,人多地亦多,只要配合得當,本來也不至於處處鬧樓荒。但即使政府只打算撥出一小部分郊野公園發展房屋,也會遭遇重重阻力,有人更揚言郊野公園的面積一寸不能少,只要缺了一寸,他也要立即移民云云。

反對者大多是口宣重視環境保護的人,但正如一位地產界人士指出,環保最終目標是為人類創造理想的生活環境,而主要不是為動物去創造良好居住環境。尤其目前不少港人都是無殼或爛殼蝸牛,活在水深火熱中,不少環保者只對動物仁慈,卻對人類殘忍,豈不本末倒置!

筆者是個遠足愛好者,長假期經常天天都在各郊野公園的山頭走動,我是享受鄉郊環境的得益者。但我也得說句公道話,香港未必需要這麼多的郊野公園地,有時自己在山徑走上一、兩個小時,也未必能碰上另一個遠足者。如果香港土地眾多,那當然不打緊,但眼看着滿坑滿谷的人沒房子住,甚至手握大量鈔票的人也慨嘆買樓難,這就實在要考慮好好檢討現行政策了。

要是社會壓力太大,政府暫時難以紓解,則大可以推出以地換地政策,先將部分適合建屋的郊野公園地釋放出來,日後再開發其他區域,以填補失地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