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政治民生分開處理

梁振英政府施政五年,管治舉步維艱,毋庸置疑。過去五年,泛民主派全面抗衡政府,佔中之後,社會撕裂,政治生態高度政治化,行政、立法關係全面繃緊,「拉布」力度之大更是空前。政府法案上會,不論民生還是經濟,都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有望在最後一刻獲得放行。

隨着政府換屆,林鄭月娥成為第五任特首,對抗氣氛有紓緩迹象,民意對拉布感到疲累與反感,對泛民構成一定的壓力。林鄭表示會致力修補裂痕,期望與泛民破冰修好,逐步建立恒常有效的溝通,讓施政重回正常軌道。

林太主張「政治的歸政治,民生的歸民生」,反對將政治與民生及經濟綑綁。以教育問題為例,林太認為抽離意識形態的因素之後,其實政治光譜不同的教育團體,如教協、教評會及教聯等,對改革及優化現行教育制度的共通點,可高達七至八成;換言之,對話合作的空間頗大,而政府又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教育,為甚麼大家不能合作共創多贏呢?

泛民要求重啟政改,難度相當大。要爭取中央讓步絕非易事,需要有一個過程及耐性;寫一個經過全面諮詢的報告上中央,由醞釀到完成需時頗長。倘若泛民像過往一樣,將重啟政改與民生綑綁,逼政府讓步,繼續拉布,無可避免招惹民意不滿,亦阻礙改善民生及發展經濟的各項努力,是可以預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