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奪命奈何橋

上月底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發生工作台墮海意外,釀成兩死三傷慘劇,勞工處處長陳嘉信指事故可能跟承建商及工人不熟悉新施工技術有關。的確,大橋採取從未在香港試驗過的「不浚挖」填海方法,被資深工人視為畏途,工程幾乎全由新人頂上,手忙腳亂之下,怪不得意外連連。

早就有工程人員爆料,指以往的填海工程必須先浚挖海泥才開始填海,「不浚挖」填海方法則直接跳過鑽挖海泥程序以節省時間,結果海泥「夾不實」,卒之導致人工島飄移,海堤又崩塌。而路政署之所以冒如此大的風險,不問可知是為了追趕進度,一來大橋受司法覆核狙擊延誤一年,成本節節上升;二來珠海及澳門段進展神速,香港段相形見絀,結果欲速則不達,陷入愈趕工愈多甩漏、愈多甩漏愈多意外的怪圈。

事實上,大橋施工八年已造成最少九名工人死亡,逾二百七十人受傷,「奈何橋」、「血淚橋」之名不脛而走。最令人不齒的是,理應以工人福祉為依歸的勞工處對承建商放任自流,即使搞出人命也不過罰款數萬元了事,毫無阻嚇力可言。陳嘉信甚至搬出數字說事,指大橋去年意外率為每千人不足二十三人,比全港建造業平均三十四點五人低得多,簡直涼薄。以人命換取的世界級基建,根本不值得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