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有29名男士參與一個關於進食時間的研究。在首四星期,他們在早上先攝取含豐富碳水化合物成分的膳食,其後的時間才補充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之後他們再進行測試,在早上先進食蛋白質及脂肪類食物,下午和晚上才進食豐富碳水化合物的膳食。
結果發現,當參加者在較後時間才進食高分量的碳水化合物,整體的血糖量升高,胰島素的抗阻性亦增大,有血糖不耐症的人士有更明顯的差別。該研究總結,晚餐盡量避免含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晚上吃豐富碳水化合物食物對人體健康最為不利。
工作時間長,晚飯時間往往推遲。工作壓力大,往往利用晚餐作為一種紓緩情緒的方法。大分量的晚餐再加上甜品蛋糕實在是常見的事。粉麵飯和甜點最後會消化成糖導致血糖上升。可惜,人體受到晝夜周期的影響,控制血糖的能力會隨着時間而變弱。當晚上進食高糖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血糖會維持較高水平。加上又接近睡眠時間,可以消耗的時間又短,令血糖持續於較高位置,對血糖控制不理想。同時,大分量的食物又增加腸胃負擔,容易導致胃酸倒流、胃痛等問題。
因此,盡量將晚餐時間提早,每次約八成飽,避免大吃大喝。可以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入茶點,如水果、乳製品,以減低晚餐的進食分量。又或者提前進食麵包、三文治、即沖原味麥片等,之後才進食蔬菜和適量的肉類。
在進餐時可用清水和蔬菜打底,減少進食過量食物,盡量避免甜點,或要與友人分享。這樣做有助減輕對身體的負荷和對血糖的負擔,有利健康。
張可琪
香港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
http://www.cns.cuhk.edu.hk/
http://www.facebook.com/cuhkc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