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棚架工 南亞裔佔七成

【本報訊】日前發生的港珠澳大橋工業意外導致南亞裔工人死傷。業界指,現時海上工程的工資與陸上工程相差無幾,差額通常補貼工人的車馬費,而肇事工人從事的「金屬棚架工」,因為體力需求較大,又要求團體合作,行內以南亞裔工人為主導,約佔七成。

建築業工會人士指,由於海上工程的工地位置一般較為偏遠,所以判頭「埋班」時一般都會多付約一百元車馬費給工人,或提供車輛接送工人上下班,然而海上工程的實際工資與陸上工程大致相若。他舉例,在海上地盤「落石屎」的工人每日工資約二千五百元左右。至於肇事的南亞裔工人從事的工種是「金屬棚架工」,工資每日一千三百元,但由於港珠澳大橋工程複雜,假如工人持有燒焊牌照,判頭可能會以較高工資的「燒焊工」名義聘請工人,工資每日達二千元。

體力要求高 需團體合作

他又指,現時建造業內七成的「金屬棚架工」都是南亞裔工人,因為該工種體力需求較大,而且工人之間需要較高默契,而南亞裔工人的體格較為健碩,加上他們通常是與親朋一起從事建築業,所以較為適合。不過,礙於言語不通,南亞裔工人的工資並非與華人「同工同酬」,多數會被「蛇頭」剋扣最少五十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