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愷欣報道】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不只影響兒童,三分二兒童患者會變為成年患者。每二十五名成年人有一人是患者,但成人ADHD臨床症狀與兒童階段不同,往往在生活、工作及社交變得「一塌糊塗」卻不知患病,以為自己是人生失敗組。精神科醫生指出,成人症狀主要表現於專注力差,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可減輕「破壞力」。
不少人將ADHD與家長管教、兒童性格扯上關係,其實成因源於大腦的化學物質,包括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分泌不足,影響情緒、行為及思想等。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若兒童只在家中出現行為問題,未必與ADHD有關。國際指引列明,十二歲前兒童在最少兩個場合,例如家中、學校,出現相關症狀才屬於ADHD,ADHD不會在成年階段才發病。
張漢奇補充,約三分一ADHD患者因大腦逐漸成熟,在十六歲後自行痊愈;餘下三分之二患者則持續至成年。成人的ADHD臨床表徵與兒童不同,因而不易察覺。成人ADHD主要是專注力差,工作上容易「甩甩漏漏」,例如辦公桌經常凌亂不堪,無法記住或接收上司的囑咐,開會時「遊魂」,做事經常虎頭蛇尾。
ADHD為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帶來多種問題,甚至危及健康。張漢奇引述外國研究顯示,四成七ADHD成人患者出現焦慮症狀,三成八出現情緒障礙症狀。另有研究發現,兒童ADHD到卅三歲時,未能完成學業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七倍,駕駛發生意外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一點五倍,離婚機會高二點五倍。
卅四歲的依雯說︰「醫生都話早啲求診,人生或者會唔同。」她憶述,小學時常與鄰座同學不停傾偈,中學時上堂無法集中。情況至成年仍無改善,常因超速、飛車等被罰停牌,並出現抑鬱症狀,後來更誤信他人惹來一身債,依雯曾情緒低落至自殺,直至患ADHD的朋友建議她求醫才確診ADHD。她認為,此症影響最大是人際關係,家人誤會她用ADHD做擋箭牌,批評她任性、不願意改進。她現時除服藥,也會做運動,並且選擇非辦公室工作。她希望公眾正視ADHD,減少對此症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