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廣播 半年內「滅聲」

「寂靜無聲」的數碼聲音廣播正式玩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宣布,考慮香港數碼聲音廣播發展檢討報告後,決定全面停止有關服務,包括現時唯一提供數碼聲音廣播服務的香港電台,亦須在六個月內終止有關服務。而政府今次「滅聲」,推倒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主政年代推行的政策,除令三間商營機構焦頭爛額,一億二千萬元公帑也付諸流水。有傳媒學者炮轟當局強推數碼聲音廣播等同將公帑丟入鹹水海,加上政策互相矛盾及新興媒體急促發展,數碼聲音廣播注定失敗收場。

自兩年前商營數碼聲音廣播機構,即新城廣播有限公司(新城電台)、鳳凰優悅廣播有限公司(鳳凰優悅)及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掀起「還牌潮」後,政府檢討數碼聲音廣播政策,昨交代檢討報告內容,指三家商營機構在短時間內均以經營困難及沒有足夠聽眾群為由退出市場,顯示該市場難望復甦及市場已對數碼聲音廣播失去興趣。

港台半年內停相關服務

在缺乏商營機構參與下,單靠港台獨自營辦數碼聲音廣播平台,或要求港台獨力建立足夠聽眾群,並不切實可行,又指互聯網及流動應用程式發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聲音廣播服務,故決定終止有關服務。

而數碼聲音廣播幾乎從未進入普羅市民日常生活。檢討報告顯示,截至一五年年底,各零售點僅售出三萬六千台數碼收音機,加上三間商營機構派發的兩萬台,即本港僅得五萬六千台數碼收音機,與已登記的逾八十一萬架汽車及二百五十萬家庭住戶數目相距甚遠。

檢討報告同時顯示,政府過去在推動數碼聲音廣播政策的開支達六千三百九十萬元,包括花費四千六百萬元在十一條政府隧道安裝轉播系統、透過港台出資九百四十萬元建設數碼聲音廣播發射網絡及八百四十萬元宣傳費;連同港台營運數碼聲音廣播五年來花費五千萬元及拆卸發射網絡的二百卅萬元,總花費合計達一億二千萬元。

學者狠批政策自相矛盾

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批評,政府在數碼聲音廣播的政策自相矛盾,例如容許數碼與模擬聲音廣播並存,等同呼籲現有電台毋須投資,「政府唔取代(模擬),電台本身又有基本聽眾,使乜要投資呀!咪等啲新台燒錢囉,完全係不知所謂。」他又指,互聯網急速發展衍生新媒體,如網絡電視,絕非「有聲無畫」的數碼聲音廣播可媲美,更遑論吸納聽眾。

廣播處處長梁家榮表示,不會削減港台涉及數碼聲音廣播的人手。至於數碼聲音廣播的收聽率,廣播處署理副處長陳耀華指,由於覆蓋率僅八成,暫時未作詳細收聽率調查,只有內部數據作參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