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胃減重改善糖尿

糖尿病患者若無法靠藥物及改變生活習慣來控制病情,減重手術是另一選擇,但病人術後也要努力,免得體重反彈。營養師教路,手術後胃容量縮小、腸胃道吸收減弱,病人一年內要採取漸進式飲食,即由清流質至固體食物,每天攝取熱量亦要慢慢遞增,以及勤做運動,才能達到理想體重。

瑪麗醫院食管腸胃外科顧問醫生唐琼雄稱,每十名港人一人患糖尿病,數目正上升,更有年輕化趨勢,近年不乏三十歲壯年病人。他相信與市民的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有莫大關係。病人若不妥善控制病情,將增患腎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部分術後毋須再服藥

近年醫學界發現減重手術包括微創縮胃、胃繞道等,不只可減磅,亦能改善糖尿病。唐琼雄表示,部分病人術後,即使體重未回落,血糖水平已改善,毋須再服降血糖藥。他強調,此類手術並非病人「想做就做」,需經過評估。國際指引列明,亞洲病人若體重指數(BMI)低於廿七點五,一般不建議做手術;BMI介乎廿七點五至卅七點五的病人,若嘗試傳統方法未能控制病情,可考慮做手術。病人做完減重手術後胃容量縮小,更可令刺激食欲的賀爾蒙分泌下降,有助改善體重及糖尿病。

漸進式飲食限制熱量

瑪麗醫院營養部部門經理余敏慧稱,病人手術前後要接受評估,讓他們有心理準備調整飲食,術後一年內要採取漸進式飲食,由清流質、全流質、軟質,進展至固體食物,每天攝取的熱量亦有限制。

余敏慧舉例,病人做完手術排氣後可進食,第一天可試飲小量清流質,即全無渣的飲料,如清水、果汁等,但一天總量約六百毫升,熱量亦約一百至二百卡路里。之後,慢慢增加攝取熱量,例如出院半年後至出院後一年,每天可攝取熱量為一千卡路里。她提醒,病人出院一年後,每天攝取熱量宜維持一千至一千二百卡路里,直至達到理想體重,即BMI介乎十八點五至廿五。

余敏慧稱,為免營養不良和肌肉流失,病人要注意補充足夠蛋白質,並放慢進食速度,每次咀嚼食物時最好數五至十下才吞嚥。病人減重時遇到樽頸,可配合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提升新陳代謝率,每次做超過三十分鐘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宜每月減二至五公斤。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