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散貨太猖狂 有法不執為哪般

雖然佔中行動早以失敗收場,但另一種形式的佔中悄然間已成常態。每逢周末或假日,總有一批南亞裔無牌小販以受僱形式殺入中環遮打道一帶搵食,當中不排除持行街紙的酷刑聲請者,他們向外傭兜售廉價日用品及疑似冒牌貨,更有泊在附近的「雜貨車」充當分派貨品及臨時補給的貨倉。雖然此「佔中」不同彼「佔中」,但一樣是無法無天,一樣是當局縱容惹的禍。

中環康樂廣場、交易廣場至遮打道一帶,逢周末假日例必成為外傭休息聯誼的活動場所,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但近月情況出了變化,大約由五十人組成的南亞小販兵團以打游擊方式,向聚集在該處的外傭叫賣包括毛巾、波鞋、被單、手袋在內的生活日用品,價錢較市面上的正牌貨便宜很多,明顯是冒牌貨。入夜後該兵團更加肆無忌憚,將地盤擴展至皇后像廣場附近,部分人將貨品攤在地上擺賣,有如跳蚤市場,當有食環署人員經過,他們便收起貨物扮途人,隨後再開檔搵食,「兵賊」配合相當默契。本報記者發現,這批南亞小販受僱於同鄉,分貨的「雜貨車」登記車主則是一名持香港身份證的外籍人士,可見這些小販同一般基層人士為搵食而「走鬼」大有不同,背後有組織策劃,這是對法紀的公然挑戰。

無牌經營的「走鬼檔」理論上會受到食環署的取締,過去也屢屢發生本地小販被食環署人員圍捕甚至被迫跳河逃亡的案例,但為甚麼無牌小販的身份換作是少數族裔時,食環署就換了一副面孔,有法不執?對自食其力的本地年老無牌小販鐵面無私,但對少數族裔卻網開一面,法外容情,這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種族歧視?當局欺軟怕硬,法律面前有人不平等,法治之區又從何談起?年前有食環署人員在中區執勤時被一名南亞裔小販推跌致死,兇手僅被輕判一年刑期,這是否食環署畏懼執法的原因?

當有酷刑聲請者混入無牌小販隊伍,問題就更大。眾所周知,這些人九成九以上都是假難民,來港只是為「淘金」,而無牌小販正好提供了一個巨大漏洞,本報記者直擊有人一個晚上賣出過百條床單,收入逾萬元,如此「有利可圖」,對假難民的吸引力有多大不言而喻。正如區議員警告,當局再不正視問題,加以掃蕩,南亞小販兵團將不斷坐大,尾大不掉,再執法就難上加難。別忘記,去年春節的旺角暴亂正是由無牌小販引起,而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線同樣因為一名無牌小販觸發。

更何況,當小販是少數族裔時,問題就變得更為棘手。內地前些年對新疆少數族裔採取特殊政策,不僅在升學、升官、就業、生育等方面享受優惠,涉及少數民族的非法擺攤及其他犯罪時,當地政府也因民族問題敏感而採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做事的態度,一味縱容的結果,是助長無法無天,加深民族矛盾,最終導致疆獨問題一發難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