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樓價屢創新高,不少無殼一族抱怨政府未能夠大幅增加房屋供應。據一項調查發現,公眾對覓地建屋的意見紛紜,兩成七人認為應優先「開發棕地」,約有兩成人支持「將部分原先規劃為非住宅用地改為住宅用地」。
至於「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在維港以外填海」及「提高賠償額以加快重建舊區」等方案則有一成至一成八不等的支持者。調查機構認為調查結果反映市民對覓地建屋的態度沒有較一致的方向,預見政府往後覓地將遇到不少困難。
上述調查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上月下旬進行,成功訪問了七百三十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
調查結果發現,每種覓地建屋方法的所得百分率相差不算太大,最多受訪市民選擇的「開發棕地」方案也僅佔兩成七,反映目前公眾對覓地建屋的態度沒有較明顯的傾向。
不過,若果受訪者單就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可利用郊野公園內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非牟利老人院」給予意見,則有高達五成一人表示支持,但同時約四成人不支持。
若以受訪市民的個人背景(包括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與是否支持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建議進行交互分析,可發現年紀愈大愈支持有關建議,例如五十一歲或以上組群表示支持者有七成四,但在十八至廿九歲組群的支持率則僅三成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