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招不堪一擊 上樓難於登天

夕陽政府尚餘四個月任期,雖未蓋棺但已可論定,就是施政承諾紛紛落空,「適度有為」淪為笑柄。被視為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未能緩解,反而持續惡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港府去年十一月為樓市再度加辣,但仍然未能阻止樓價升勢。差估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上升百分之零點六,按年升幅超過一成,樓價再創歷史新高,而這已是連續第十個月錄得升幅。這些年來,港府不斷以行政措施遏抑熾熱的樓市,甚麼買家印花稅、額外印花稅、擴大印花稅等花招連出,扭盡六壬,但很快被市場消化,結果是辣招愈多,樓價愈升,怨聲愈大,港府庫房水漲船高的同時,無殼蝸牛的安居夢愈來愈遙遠。日前港島南區一幅地皮拍賣再次創出天價,震驚全港,麵粉已經貴到離譜,麵包將是甚麼價錢不問可知,有關官員呼籲市民置業前「量力而為」,這根本是廢話。房屋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所謂「量力而為」,潛台詞不就是勸喻市民買不起樓就認命嗎?

私樓上車難於上青天,輪候公屋就成為唯一的出路,奈何公屋同樣是供不應求,「三年上樓」的政策目標早成虛設。房屋署建議上調公屋入息限額及資產限額,預計符合公屋申請資格者將增至十五萬三千戶,本來已是僧多粥少爭崩頭的局面,如今多了申請者加入競爭,輪候時間勢必進一步延至五年以上,有人形容盼上樓盼成「長頸鹿」,一點也不誇張。

曾幾何時,梁振英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制訂十年房屋大計,一度令市民燃起希望,到頭來希望愈大,失望愈大。雖然港府在拓土建屋方面使出「洪荒之力」,又是寸土必爭,又是見縫插針,更惹來「盲搶地」之譏,但在重重阻力之下寸步難行。樓價瘋狂固然有其客觀因素,如長期的低息環境,國際熱錢湧入,以及人民幣貶值刺激更多內地資本來港尋求投資機會,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港府有心無力,志大才疏,一味以辣招應付民意,最終在市場的力量下不堪一擊。

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就沒有社會穩定。在這個全球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劏房四面開花、連公廁上面也可以僭建住人的地方,無殼蝸牛的悲歌唱不完。試想想,年輕人既買不起私樓,輪候公屋又遙遙無期,對未來怎麼可能不悲觀?對港府怎麼可能沒有怨氣?曾有本土派政客發表「扑嘢論」,話雖粗俗,但不以人廢言,的確是道出不少年輕人的無奈及憤怒,如果一個社會連有瓦遮頭的最基本人權都滿足不了,只會為激進路線提供土壤,將更多的人逼上街頭。

下屆特首選舉進入關鍵時刻,參選人紛紛發表政綱,有人揚言六成人住公屋,有人強調持續本屆政府房屋政策,說得固然動聽,但如果說到做不到,社會不可能和諧,政客本身也不會有好下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