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出台,不少人注意到一個細節,新任財爺陳茂波在台上宣讀預算案時,台下不少官員及議員「夢周公」。事實上,預算案不僅冗長而且沉悶,內容多是似曾相識,有人諷刺「曾規陳隨」,可謂一語中的。
今次預算案散發着濃濃的「鬍鬚味」,並不令人驚訝。陳茂波接替已辭職參選特首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做預算案,調整內容的時間不多,加上本屆政府只剩下數個月任期,不可能在施政方面有何作為,故未見大手筆,連派糖措施也是小心翼翼,新瓶舊酒,沒有任何驚喜之處。最為人詬病的是,預算案再一次淪為失算案,曾俊華估計本年度財政盈餘僅為一百一十四億元,埋單計數,實際盈餘為九百二十八億元,兩者相差達七倍,政府庫房亦水漲船高,增至逾九千三百億元的天文數字。
曾俊華出任財爺十年,一再將預算案搞成失算案,歷年來估錯盈餘至少五千億元,如此理財水平,恐怕連牛頭角順嫂還不如。曾俊華對經濟大勢一再表現出高深莫測的架式,熱衷「狼來了」遊戲,更屢屢以「結構性財赤」為名恐嚇公眾,但事實是恰恰相反,庫房收入連年豬籠入水,港府被譏為「肥到着唔到襪」,可謂諷刺。也許是錢多到連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於是年年「派糖」了事,而且多是一次性措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結果庫房年年「水浸」,基層市民則是「水浸眼眉」,陷入「生老病死皆不易,衣食住行樣樣難」的窘境。一樣水浸兩般情,正是港府甘當守財奴、無所作為的最佳證明。
以回歸二十年的跨度觀之,官富民貧的問題更為嚴重。回歸那一年,港府財政儲備約一千七百億元,如今接近萬億元,翻了幾倍,同一期間,香港經濟增長不足一倍,市民收入增長緩慢,大學生首份工資水平更是二十年未變,計入通脹因素,大多數人的生活質素不升反跌。財政儲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惜港府施政無能又十分刻薄,未能善用資源,既沒有解決醫療、教育、全民退保等社會最關切的問題,也沒有用作長遠投資,拓展創新科技及培育經濟新增長點。預算案淪為流水帳,導致嚴重後果,一方面香港在科技創新的新一波世界大潮中落後於人,綜合競爭力每況愈下;另一方面社會深層次矛盾不斷惡化,社會上升通道被堵塞,年輕人找不到出路,看不見未來,社會瀰漫對前途悲觀失望的情緒,民怨沸騰,社會撕裂,無有寧日。
人們常說,用了的錢才是錢。港府卻滿足於「財政穩健」的假象,坐視民生困頓,胡混度日,結果造成兩個「世界之最」:港府是世界上最有錢的政府之一,同時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冠絕發達經濟體。市民對七月上台的新一屆政府撥亂反正有所期待,但由於兩名熱門特首候選人都是前朝高官,任內並無建樹,不管誰上台,希望新特首展現新思維,引領新方向,恐怕都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