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大政府勢不可擋

新一年度預算案出台,由於中途換掌櫃,加上本屆政府只剩四個多月任期,令這份最後的預算案成了看守會計帳,市民大都事前不寄厚望,事後亦沒驚喜,倒是有一點意外甚至憂慮。九百多億元盈餘的意外之財,和九千多億元的豐厚儲備,令港府高官頓時財大氣粗,整份預算案更透出濃濃的大政府氣燄!

新任財爺陳茂波接棒做預算案,改動的空間不多,所以不少人都認為新年度的預算案有濃濃的鬍鬚味,派糖派得小心翼翼,庫房盈餘愈抱愈緊,陳茂波雖大談要找尋香港經濟新方向,但預算案既沒提新方向,也沒有短暫招式,振興經濟得把口。不過,阿茂財爺也有大手筆,政府規模在新預算下便極速膨脹。如政府編制公務員增加三千多人,一舉突破十八萬公僕大軍的關口,按本港人口七百三十萬人計算,公僕人手與市民比例為一比四十;台灣的類似比例約為一比六十六,新加坡約一比五十三,這雖是粗略計算的數字,但細看小型經濟體,香港公僕人手已是遙遙領先。

當然,上述比例存在一定誤區,以新加坡為例,當地公僕人手雖僅約十萬人,但另有數萬名額外人員,他們像香港的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及非政府機構僱員,雖非編制,仍是公共服務人員,故香港及新加坡的公共服務人手比例按理要再向下調,如此一來,本港公共服務人手比例大有追趕歐洲國家之勢。編制人手大增,政府開支亦極速膨脹,而增幅最大的是經常性開支,當中雖有不少用於基礎建設,但公務員開支與社會福利、教育開支都是一加便不可能回頭,香港邁向大政府,絕不是杞人憂天的事。

值此科技化、機械化的世界,機器人、電腦或程式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有先進國家已因科技化不斷裁減人手、縮小政府及體制規模,港府卻反其道而行,不得不警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