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致謝雞肋 例行公事

現屆特區政府只餘下幾個月任期,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早前出爐,由於非建制派議員投票反對,一如所料致謝議案動議於立法會不獲通過,換言之,特首梁振英任內五份施政報告均不獲立法會致謝。

由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代為提出的致謝議案,是承接回歸前立法局對港督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致謝議案的傳統,議案本身沒有法律效用,但約定俗成給予一個機會讓議員發表對施政報告的意見。

然而,近年立法會提出致謝議案,予人感覺是行禮如儀,變成例行公事,議員透過修訂加入遺憾、譴責等字眼表達不滿已是十常八九,是否直接與施政報告提出的內容有關,似乎已是無關宏旨。此外,有關議案近年已成為雞肋,資料顯示,立法會連續第十年否決有關動議,而即使獲得通過,完璧通過的次數寥寥可數,多是經議員修訂才獲通過。

事實上,關於立法會致謝議案的存在價值,多年前已開始有質疑聲音,當時有意見提出不應向施政報告致謝,不如改為較中性的察悉議案,不用令有關辯論變得政治化,據知當年曾於議事規則委員會討論,但最終不了了之。其實已經連續十年「致謝唔落」,是否應繼續蕭規曹隨下去,值得各黨派的議員去反思。

同樣每年都會在立法會辯論的是財政預算案,近年不論預算案有甚麼內容,非建制派都會拉布一段時間,大批修正案已是指定動作,其中有一年更險些陷入財政懸崖局面,立法會主席近年都要花時間去裁定修正案是否瑣碎無聊。

其實建制派已有強烈聲音,指面對拉布成為慣例,立法會主席應否繼續容許無了期拉布?今年換上上任一個多月的陳茂波宣讀預算案,情況會否變本加厲?這或多或少為建制派未來提供「彈藥」,制訂對付拉布的應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