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僵化,拒引入第四代人造草足球場,懶理市民健康!署方現時使用的第三代人造草足球場,當中黑色膠粒填充物被指有機會致癌,在外地已引起關注,而毋須填充物料的第四代人造草足球場,成為另一選擇,惟署方以相關草皮未符合國際足協比賽場地為由而不引入。有草皮專家直指署方逾三成人造草足球場,僅屬「康樂」場地,卻以相關草地未達比賽標準作為「擋箭牌」而不引入。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署方理由自相矛盾,無助解決草皮質素問題。
「當時個個都擔心膠粒係咪會致癌,特別我哋教啲小朋友做守門員,所以家長緊張都好正常。」足球教練潘Sir憶述,在一四年美國爆出人造草足球場所使用的黑色膠粒有致癌危機,一年間最少有六十三名女子守門員報稱患上癌症。為了釋除家長疑慮,他四出尋找沒有膠粒填充物的第四代人造草足球場,作為訓練場地,才發現康文署轄下的人造草球場,全部都是第三代人造草皮。
「康文署嘅講法,係因為第四代人造草皮唔符合國際足協標準,擔心搞唔到國際賽,所以人造草足球場一定要係第三代人造草皮,但其實好多球場嘅面積,本身唔符合標準,根本搞唔到比賽。」後來,潘Sir於一間引入「四代草」的中學借得場地,將於日內開辦守門員課程。
「康文署只係抱住唔改就唔會錯嘅諗法,做嘢不思進取。」原為康文署「香港大球場草地足球場專家小組」成員、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李賢祉,批評署方官僚,多次以國際足協指引做「擋箭牌」,「啲膠粒被爆出有致癌危機,署方仍然當國際足協指引係聖旨,全港所有球場都繼續用第三代人造草皮,完全無諗過轉用無填充膠粒嘅第四代人造草皮,減低使用者嘅健康風險。」
他解釋,現時署方轄下有三十三個第三代人造草皮足球賽中,十二個的面積,不符合國際足協對舉行十一人足球比賽要求,此類只可供市民使用、屬於訓練或康樂用途的場地,非常適合引入第四代人造草皮,試用新技術,「四代人造草喺外國愈嚟愈普及,將來好可能可以全面用嚟踢國際比賽,點解唔喺一啲康樂場地試用吓?又可以熟悉吓點樣打理,對市民健康又好啲。」
「康文署嘅原因自相矛盾,唔肯面對事實。」上月抽驗第三代人造草皮填充膠粒的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署方拒絕引入第四代人造草皮的理由牽強,她指署方轄下球場被廣大市民使用,有責任確保所有場地對人體無害,並非只考慮球場草皮是否符合國際比賽需要。
「我哋都想有得踢第四代人造草皮,依家踢親波都整到一腳膠粒。」不時和朋友到黃大仙摩士公園足球場踢波的張先生,批評康文署管理球場不善,第三代人造草皮的膠粒分布不平均,容易令球員擦損甚至扭傷。另一位波友蕭先生亦聽聞過膠粒或會致癌的報道,雖然不會特別擔心,亦建議康文署在不用舉辦國際比賽的足球場,試用第四代人造草足球場。
草皮供應商Alex指,「三代草」的保養頻率為每周一次及需時四小時,而「四代草」則為每三周一次,每次約需一小時;壽命方面,「四代草」可約用八年,較「三代草」長一至兩年。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第四代人造草足球場,現時未獲國際足協認可,署方並未提供任何相關場地,署方會繼續密切留意人造草皮的新發展,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足球場設施。轄下有三十三個第三代人造草皮球場,而其中二十七個在近十年增設。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