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防霾口罩鼻罩 多防毒無效

霧霾口罩及鼻罩過濾能力成疑。聲稱可過濾懸浮粒子的防霧霾口罩及鼻罩近年在網上熱賣,惟小心誤購假冒或劣質產品。本報記者在網購平台購買四款防霧霾口罩及鼻罩,包括一款狀似外科口罩款式、兩款只遮蓋鼻子及一款類似工業用的「重型口罩」,交予本港專家檢測其過濾PM2.5懸浮粒子能力,結果發現,其中三款的過濾能力只介乎一成六至兩成六,與中國所使用的GB2626-2006的標準,即最少可過濾九成PM2.5懸浮粒子比較,相差甚遠。有醫學界人士表示,一般常用外科口罩,可阻擋飛沫,非阻隔懸浮粒子,並提醒空氣污濁時,宜留在室內為佳。

多個內地城市近月受霧霾天氣影響,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早前天色總是灰濛濛。而標榜可阻隔霧霾的口罩及鼻罩在內地網上購物平台湧現,只要輸入「霧霾」及「口罩」兩個詞語,便會看見不同款式產品,大部分售價低於一百元人民幣。

數十人幣有交易 標榜可防霾

記者日前在網上購買四款口罩及鼻罩,價錢介乎二十元至四十元人民幣,部分賣家的貼子指產品具防塵,甚至防霧霾功能。記者將四個樣本交予室內空氣處理顧問黃勁松的團隊測試,樣本一的外形與普遍使用的外科口罩相似,有五層過濾結構及呼氣閥;樣本二的外形如鼻子,有三層結構的過濾紙;樣本三的外形則如豬鼻,含過濾片及高密度可水洗過濾棉。至於樣本四,外形如工業用的「重型口罩」,兩旁圓形位置可更換過濾紙,底盤有呼氣閥。

黃的團隊先用風箱模擬人體吸氣速度,並於吸氣位置加設口罩。測試時,過濾的空氣及未能過濾的污染物,會進入口罩後的透明正方體位置,他在該位置使用「PM2.5懸浮粒子計」量度濃度,然後再量度與室內懸浮粒子的濃度差異,從而得出口罩樣本的過濾能力。

隔懸浮粒子能力最少要九成

由於本港沒有相關口罩過濾能力標準,他以內地採用的GB2626-2006標準,即產品過濾懸浮粒子能力,應最少達九成,作為是次檢測標準。結果發現,四個樣本當中,除了外形似外科口罩的樣本一,具有近九成過濾能力外,其餘三個樣本的過濾能力不足,其中以樣本四最差,僅達一成六(即只能過濾一成六污染物);樣本二及三的過濾能力,分別為一成九及兩成六。

他認為,樣本二及三的鼻罩設計,作用不大,如果市民用口呼吸,仍會吸入空氣污染物,對身體造成影響。而三個口罩及鼻罩樣本的過濾能力不足三成,亦較市面常用的外科口罩過濾功效差,它通常會有三至七成過濾能力。

他補充,除口罩使用的物料外,口罩設計亦會影響過濾功能,他取出樣本四的濾紙做測試,發現濾紙過濾能力達四成,與樣本四測試時的一成六過濾能力,有一定差距。他相信與其設計有關,懷疑有微小空氣污染物經口罩的縫隙進入。

外科口罩僅擋飛沫難隔霾毒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內科教授許樹昌指出,較少聽聞有防霧霾專用的口罩,而常用的外科口罩,可阻擋飛沫,非阻隔懸浮粒子,並稱過濾能力高的口罩,不適宜長期佩戴,否則會出現呼吸困難及頭痛等問題。

記者向過濾能力較差的口罩及鼻罩公司查詢,其中樣本四的公司職員指,網上平台售賣的貨品,多是假冒;樣本二的公司職員稱鼻罩由廠家製造,符合標準,惟沒有回應採用的相關標準;而樣本三,因沒有標示公司名稱及聯絡方法,未能取得回應。海關發言人指出,相關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都有責任確保消費品達合理安全程度,如市民懷疑產品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可致電海關熱線舉報。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